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斡脱

斡脱

①蒙古语音译。源于突厥语,意为“同伙”,特指突厥和回回商帮及其成员,蒙古国和元代引伸为经营高利贷商业的官商。蒙古大汗至诸王、公主、后妃皆置斡脱,提供本银予回回商人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以牟巨利,称为“斡脱钱”。其年息倍增,次年本息并征,称“羊羔息”。1锭之本,辗转10年,本息1024锭。凡奉圣旨,诸王令旨随路经商者,专立户籍,称“斡脱户”。宪宗二年(1252),命孛阑合剌孙专领斡脱事宜。世祖时曾先后设诸位斡脱总管府、斡脱所、斡脱总管府、泉府司等掌其事。②见“喝盏”(2204页)。

猜你喜欢

  • 左郡左县

    南朝时在部分南方民族地区建立的一种特殊地方行政机构。先后在南豫州、荆州、司州、郢州、雍州、益州、江州、湘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据《南齐书·州郡志》载:共有左郡65,左县138。与内地郡县不同,多以原

  • 萧蒲烈

    见“萧永祺”(1993页)。

  • 大母桥

    见“河厉桥”(1506页)。

  • 李国昌

    ?—883或887唐末节度使。本姓朱耶(一作朱邪),名赤心,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朱耶执宜之子。初袭父职。曾与唐将联兵击回鹘,破石会关,平潞州

  • 旗下人

    见“旗人”(2460页)。

  • 辛者库

    满语音译,即一金斗粮米之意。原指清皇室各内管领下食月米之人,亦泛指内管领下全体满、蒙、汉等族男女。清制:皇家的轻重劳务,概由内务府所设30管领下人供役,以正副管领各30员执掌其事。王公府、公主府、盛京

  • 猪加

    夫余国的官号。详见“加”(641页)。

  • 北魏道武皇帝

    见“拓跋珪”(1357页)。

  • 杂交

    指人类在蒙昧初期不分长幼辈份随意交媾的性关系。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刚脱离猿猴一类高级动物,能直立行走,制造劳动工具,并结成原始群体。人们同大自然搏斗,栖树棚,住洞穴,主要以天然浆果为生。男女之间的性关

  • 古邹

    即“古邹大加”(4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