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拖日气

拖日气

小雪橇。赫哲语音译,亦作“拖拉气”,意为“狗爬犁”,因以狗挽拉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冬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出现历史很早,元代已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据《元史》载,元王朝在水达达女真地设立15“狗驿”。《大元一统志》记狗车“以木为之,其制轻简,形如船,长一丈,阔二尺许,以数犬拽之”。清代,因赫哲人以犬为畜力,一户养狗3—4只,有的多至几十只,故称其为使犬部或狗国。旧时赫哲族所用之狗爬犁,长、宽与《大元一统志》所记基本相同,以两根长约1丈,直径1.5寸的柞或榆、桦树杆砍成两头薄的长方木,弯成弓形,再用4根横枨与其连接成底架,上铺树条坐人或载物;又在两根长方木上前后各立高1.5—2尺的立柱,构成上架。视需要套1至10余只狗挽拉。内有一经过训练的头狗,由它拉一长绳,其他狗的拉绳拴在长绳上。在冰雪地上奔驰,日行达200至400华里。一般载重约500斤。19世纪中叶后,渐为传入的马拉雪橇取代,然直到解放初仍有个别老人会训练挽拉拖日气的头狗。

猜你喜欢

  • 那木大黄台吉

    见“脑毛大”(1901页)。

  • 武都羌

    西羌的一支。见: “参狼羌”(1551页)。

  • 沙钵罗泥熟俟斤

    薛延陀汗国贵族,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叔。唐贞观十六年(642)九月,夷男遣其赴唐求婚,献马3千匹等。唐太宗为求边境30年安宁,许以新兴公主和亲夷男,完成和亲使命。后事迹失载。

  • 七七政变

    新疆官僚樊耀南等为推翻军阀杨增新统治而发动的政治事变。1928年,新疆军务厅长樊耀南等人,因不满杨增新的愚民政策和独裁统治,于是年7月7日,乘杨增新参加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典礼之机,在宴会上将其刺死。

  • 金毓黻

    1887—1962中国现代著名民族史学家。原名毓玺,字静庵,号千华山民。辽宁省辽阳县(今辽阳市属灯塔县)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0年后,投身政界,先后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科长、吉林交涉署

  • 梁水

    古水名。先秦曰衍水,汉称大梁水,唐曰梁水,辽又称东梁河,女真语曰兀鲁忽必剌(一作乌勒呼必喇),即今辽河支流太子河(辽代已有太子河之称,因燕太子曾匿此水得名。明作代子河、清作太资河)。有二源,南源出今辽

  • 天瑞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国王郑仁昊年号。起止不详。

  • 者别

    见“哲别”(1858页)。

  • 抚黎专员公署

    国民党在海南黎族地区设立的管理黎族事务机构。又称抚黎局。国民党为消灭海南岛革命力量,1932年调陈光汉警卫旅到海南岛,对黎族地区实行“剿抚兼施”的政策,指令设置琼崖抚黎专员公署,把自清代沿袭下来的委封

  • 老的

    元朝宗王。又译老的罕。蒙古孛儿只斤氏。西平王※奥鲁赤孙,铁木儿不花子。武宗至大二年(1309),封云南王,代梁王松山出镇云南。四年,奉命与云南行省右丞阿忽台讨八百媳妇国及大小彻里。仁宗皇庆元年(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