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成吉思汗陵西迁

成吉思汗陵西迁

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成吉思灵寝向为蒙古族人民所尊奉。芦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归绥、包头,有西进之势。投降日寇的德穆楚克栋鲁布亦有劫持成吉思陵寝的企图,沙克都尔札布等蒙古王公为使陵寝不落入敌手,于1939年5月先将陵寝移至沙王府,继将陵寝,后与苏鲁特神物及守陵之达尔哈特人等运送至陕西省北部榆林镇,复经延安、西安运至甘肃榆中县西兴隆山,安放在大佛殿,伊克昭盟并成立驻甘肃省成吉思汗陵寝办事处。兴隆山位于兰州市南约60公里处,是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避暑之地。抗日战争胜利后,达尔哈特等请将陵寝运往鄂尔多斯,国民政府未允。1949年解放军挺进甘肃,国民党西北军阀马步芳将陵寝迁至黄教圣地塔尔寺。不久解放军解放西宁市,专往塔尔寺供奉成吉思汗陵寝,并宣布一切祭祀费用皆由解放军开支。1953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准将陵寝迁回。遂于1954年3月由塔尔寺迁返伊克昭盟大伊金霍洛。

猜你喜欢

  • 李凤岗

    清末武术家。河北沧州孟村镇人。回族。自幼随叔父(镖师李冠铭)学六合拳。刻苦好学,对六合拳门各类拳术、器械,无不精通,尤喜耍双刀。咸丰年间(1851—1861),被聘为天津卫海镖局镖师。后入叔父“成兴”

  • 桄榔木

    树名。又称桄榔树。产于古代牂柯郡句町县(今云南广南县)。《临海异物志》云:“桄榔木外皮有毛,似栟榈而散生。其木刚,作鋘锄利如铁,中石更利,唯中焦根乃致败耳。皮中有似捣稻米片,又似麦面,中作饼耳”。此树

  • 徐卢

    西汉时匈奴王。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偕※于军等率众归附汉朝,受隆重礼遇,被封为容城携侯(一作容城侯),赐食邑700户。属涿郡。建元元年(前140)卒,子缰嗣。

  • 莫尔根特木内

    见“墨尔根特木纳”(2509页)。

  • 讨粮

    亦称要粮。解放前云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保留的一种原始互助习俗。缺粮者携带一只小鸡或一小捆烟叶、一点酒等小礼物到有粮食的亲友家去,就可取回粮食,日后不需偿还。如云南金平县的苦聪人,只要有人来讨粮,即使自己

  • 怛逻斯

    西域古地名。见《新唐书·西域传》。《新唐书·地理志》作怛罗斯。《大唐西域记》作呾逻私。《大兹恩寺三藏法师传》作呾逻斯。《常德西使记》作塔刺寺。耶律楚材《西游录》作塔刺思。明《西域番国志》依蒙古语称此城

  • 卡冈

    见“藏币”(2567页)。

  • 充本

    藏语音译,意为“商官”。据史载、早在唐代,吐蕃已有此种官职,掌管商务。后藏区多有此职。解放前,在四川甘孜藏族地区,指负责藏区地方、部落及寺庙商业经营的人。由公众推举或指定辖区内富商充任。

  • 耶律盆都

    ?—951辽初将领。契丹族。辽太祖弟※耶律寅底石子,太宗※耶律德光堂弟。史载其残忍多力。天禄元年(947),以族属入仕,官皮室军详稳。二年(948),与兄耶律刘哥、太宗子耶律天德等谋反,事露未果,被罚

  • 国语骑射

    指满语和马步箭之功。清代帝王提倡满族人等勤加学习的口号,从而定为基本国策。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太宗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竭力遏制满洲人逐渐汉化,以金代世宗的政典为范,教诲本族人遵循旧制,毋忘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