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悦般

悦般

古西域国名。为北匈奴西迁过程中留在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北之部众所建立。至南北朝时已有地数千里,人口20余万。凉州人犹称之为“单于王”。风俗语言与高车同。剪发齐眉,以醍醐涂之,日三澡漱,然后饮食。其南界有火山,山旁石皆焦熔,流地数十里乃凝,人取为药,即石流黄(即硫黄)。北魏太延(435—440)中,遣使朝贡,魏派董琬、高明等携锦帛回赠。初与柔然结好,后为仇敌,互相征战。太平真君九年(448),遣使北魏,送幻人,受厚遇。并言其国有大术者,能作霖雨、狂风、大雪及行潦(类似蒙古等族鲊答术),曾使前往抄掠之柔然兵冻死、漂亡者十之二三。是岁再遣使朝贡,求与北魏东西联结共击柔然;太武帝拓跋焘以淮南王拓跋他为前锋,与悦般军共袭柔然。并诏有司以其鼓舞之节施于乐府,称“悦般乐”。此后,通贡不绝。

猜你喜欢

  • 慕容威墓志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刻制。1974年出土于宁夏同心县韦州,今存宁夏博物馆(一说192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存武威文庙)。石方8寸,文盖完好。志上端侧面有粗率的线刻缠枝卷叶花卉一枝,

  • 八大臣

    清初八旗中的八固山额真。与八旗各主旗贝勒,彼此为君臣或主仆间关系,故有是称。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清太宗皇太极与诸贝勒定议,八旗各设总管大臣一:正黄旗纳穆泰、镶黄旗额驸达尔汉、正红旗额驸和硕图、

  • 群牧司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能合啰”。掌管畜牧事,属中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正、6承旨、6都案、14案头。

  • 旺辰

    ?—1763清代蒙古王公。苏尼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札萨克多罗郡王※垂济恭咙第三子。雍正十年(1723),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乾隆八年(1743),赐乾清门行走。十六年(1751),授锡林郭勒盟副盟长。

  • 迷撒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蒙舍人”,即从南诏始祖蒙舍诏居住地蒙舍川迁来的人。他称“土族”。据谱牒载,始祖名蒙舍旁或蒙舍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巍山、景东、普洱、云县、凤庆、双江、保山、昌宁、永平、

  • 上明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寿辉年号。1081,凡1年。

  • 文孚

    ?—1841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字秋潭。监生出身。初充军机章京。乾隆四十六年(1781),考授内阁中书。六十年(1795)升侍读。嘉庆四年(1799),从那延成赴陕西治军需。十一年(

  • 察罕蒙古尔

    土族语音译,又译察汗蒙古尔,意为“白蒙古”。青海省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 阿裕锡哩达喇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 农土

    即“嫩秃黑”(24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