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张骞

张骞

?—前114

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初为汉武帝郎官。史称其为人坚忍,宽大信人。建元二年(前139),奉武帝命,率甘父(胡人)等百余人从陇西出使大月氏,欲相约共同夹攻匈奴。中途被匈奴扣留,居匈奴西境,历时10年,娶妻有子,但“持汉节不失”。元光六年(前129),乘机与属下西逃,经车师、焉耆、龟兹、疏勒等地,越葱岭,亲历大宛、康居和大月氏、大夏等地。居大月氏年余东归,经南山(今昆仑山),欲取道羌中(今青海境),又被匈奴扣留1年,乘匈奴单于新死,国内乱,携胡妻与甘父出逃,于元朔三年(前126)方归汉,拜太中大夫。此行前后共13年,虽未完成联合大月氏共抗匈奴的使命,但对西域各国的物产、人口、风俗民情有所了解,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元朔六年(前123),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知水草处,使军得以不乏,屡建军功,封博望侯。后又奏言从蜀遣使求通身毒(古印度)。元狩二年(前121),以卫尉与郎中令李广出右北平击匈奴,由于贻误军机,被废为庶人。四年(前119),拜中郎将,率300人,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值数千钜万,再次出使西域,欲劝乌孙东返,共抗匈奴。因乌孙内乱,未果。乃分遣副使持节出使大宛、康居、大夏、月氏等地。元鼎二年(前115),与乌孙使数十人返长安,拜为大行。次年卒。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各族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了汉族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 哥疾宁王朝

    见“伽色尼”(1098页)。

  • 青把都儿补儿哈兔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简称青把都儿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第三子。与其兄五路把都儿台吉同驻牧于山西天镇以北,受明封为指挥佥事,在山西新平市口与明朝互市。子7。

  • 钹汗国

    西域古国名。一作大宛、破洛那、沛汗、��捍、跋贺那、判汗。又谓古渠搜国。位于今中亚费尔干纳地区。王姓昭武,字阿利柒。都城方千里,兵数千人。地产朱砂、金、铁。农业、园艺业发达

  • 韩规

    参见“丁巴”(12页)。

  • 完颜阿离补

    ?—1146金宗室、大将。亦作阿卢补、阿鲁补。女真族。完颜氏。系出金景祖乌古迺。屡从征战,灭辽伐宋皆有功。天会九年(1131),从完颜宗辅经略陕西,任左翼都统,与右翼都统完颜宗弼抚定巩、洮、河、西宁、

  • 清真释疑

    书名。清代回族人金天柱撰。天柱,字北高,金陵(今南京市)人。乾隆三年(1738),官翰林院四译馆正教序班。该书以问答式,分别介绍伊斯兰教饮食、服色、礼仪、诚信、容体、释名等方面的常识,以解释异教及世俗

  • 固尔玛浑

    1615—1681清初将领。又作固尔玛珲。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舒尔哈齐孙,和硕贝勒※阿敏第三子。清崇德三年(1638),从睿亲王多尔衮伐明,进军北京,转战山西。回军东进,克取济南,所至连下40余

  • 莫弗纥

    见“莫何”(1823页)。

  • 策凌

    ①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又作车凌、车棱。绰罗斯氏。※达赖台什曾孙乌尔衮之子。初隶准噶尔部噶尔丹。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父率众侵扰喀尔喀。因在乌兰布通战役中兵败,浪迹于巴颜乌兰等地。后受喀尔喀

  • 沈阳南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在辽宁省沈阳市西关。简称南寺。是沈阳以至东北地区规模甚大、历史最久远的一座寺院。后金太宗崇德元年(1636),由太监铁奎创建。康熙年间(1662—1722)扩建,初具规模。至民国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