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广平淀

广平淀

契丹地名。又名白马淀、柳林淀,别作藕丝淀、中会川、长宁淀等。位于永州(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与老哈河交汇处)东南30里。为契丹皇帝※冬捺钵所在地。史载其东西20余里,南北10余里,地甚坦夷,四望皆砂碛,木多榆柳,冬日稍暖,契丹皇帝牙帐多于此坐冬,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或校猎讲武,兼受北宋及诸国礼贡。一说此词应读作“广‘平淀’”,“平淀”又简称“淀”,契丹民族对水旁平地的称谓(不同于中原地区指湖为淀之意)。两河流域为契丹故壤,其交汇处之广阔平地本无专名,时人统称“广平淀”(宽大之平淀),宋人彭汝砺在《广平淀诗序》中云:“虏地险阻,至此始广大平易。”沿用既久,渐成专名。又以其平地“宽大”,契丹语作“藕丝”(又译“偶思”,或“阿思”、“阿斯”),故史又记作“藕丝淀”;再以其地处两河间,亦有称作“中会川”;或取其地为长宁县所辖而名之为“长宁淀”(长宁附近的平地)。

猜你喜欢

  • 沙玛尔却扎巴

    1453—1542明代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四世活佛。又名却扎耶西。藏族。生于金沙江下游哲雪迪。幼年从法王嗄玛巴等噶玛派大德学习佛典。后赴工布拜师求法。继赴多康、西宁、蒙古等地布教,化导霍尔隆巴等人

  • 天显

    辽太祖大圣大明天皇帝耶律阿保机年号。元年七月阿保机死,皇后摄政,次年十一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即位,皆沿用不改。926—938年,凡13年。

  • 对偶婚

    由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时期内结成的不牢固的婚姻形式。亦称偶婚、个体婚。萌牙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新石器时代。属群婚向一夫一妻婚过渡的中间环节,自身无独特的亲属制度。对偶婚通常有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

  • 作业撒

    阿昌语音译,意为“拉婚”。旧时云南德宏阿昌族地区一种缔婚形式。解放前阿昌族青年男女恋爱自由,通过“串姑娘” (阿昌语称※“作涅勤”)往往物色上心爱的对象,当双方要求结合时,却遭父母反对,姑娘和小伙子约

  • 招商中茶

    明代茶马法之一。又称“召商中茶”。洪武(1368—1398)初年,因明廷急需马匹,设茶马司于秦州(今甘肃天水市)、河州(今甘肃临夏市)、洮州(今甘肃临潭县)等地,又于其处置茶仓四所,令商人于产茶地买茶

  • 达垅噶举

    藏传佛教教派。源自帕主派。宋淳熙七年(1180),达垅塘巴·扎希贝在拉萨北部之达垅地方建达垅寺,立派收徒,因以为名。该派僧人以戒行严整著称。该寺第九任堪布扎希贝考(1359—1424),曾被明成祖封为

  • 麒麟

    即“栖林”(1804页)。

  • 颇拉·索南多杰

    见“颇罗鼐”(2139页)。

  • 戛劳

    见“牯脏头”(1665页)。

  • 大舍利乞乞仲象

    即“乞乞仲象”(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