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干坝会议

干坝会议

英侵略军以会谈为名入侵西藏。19世纪英帝为掠夺西藏矿藏、皮革、羊毛等原料,并向西藏市场销售毛织品,借口亚东开埠后,西藏于帕里征收货税,封锁亚东,违背条约,后藏牧民于甲岗分水岭以南放牧,是侵犯哲孟雄(今锡金)。英驻哲孟雄行政官惠德率领200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从哲孟雄北部越境侵入后藏之甲岗,驱逐守界之藏军,并掳掠藏民财物。次年,又派英军上校荣赫鹏借谈判为名,从甲岗直至干坝宗(今岗巴),驻军于此。时西藏派四品官罗布藏称勒和代琫擦绒。汪曲结布等代表至干坝宗,劝阻英军。荣赫鹏非理要在干坝举行会议;西藏代表要英军退至藏、哲边界议事,反对干坝会谈。驻京英使萨道义逼迫清政府速派人赴干坝会谈。英军以种种借口拖延时间,于此作军事准备,将藏军诱至干坝宗后,于二十九年(1903)冬遣大军侵入亚东山谷,趁藏军无备,迅速北侵。越过帕里北面之当拉山口,北进于曲米森谷处,首遇藏军,发生藏史上著名之“曲米森谷大屠杀

猜你喜欢

  • 好陈

    见“好儿趁”(937页)。

  • 剌麻领占巴

    15世纪藏族高僧。河州卫番僧纲司第一世都纲端月坚藏之后裔。原系甘肃河州普纲寺、永昌寺僧人,受明封为第二世都纲。该家族掌管河州卫番僧纲司教权历12世,效力明廷,颇多贡献,并以教权控制该地政权。后被迎至北

  • 马明心

    1719—1781中国伊斯兰教哲赫林耶派创始人。亦作马明清或马明新,字复生,名真卫。经名伊卜拉欣,道号“维尕耶·屯拉海”(意为“维护主道的人”)。回族。祖籍甘肃阶州(今武都县),后迁金县(今榆中县)马

  • 玛纳斯奇

    柯尔克孜族民间歌手。以专门演唱柯尔克孜著名英雄史诗《玛纳斯》而得名。《玛纳斯》即由历代“玛纳斯奇”集体创作而成,并通过他们得以在民间广泛传诵,保留了这份宝贵的文学遗产。其中以新疆阿合奇县著名的“玛纳斯

  • 罗布札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一译罗卜札。※达瓦齐长子。乾隆二十年(1755)受清军追击,随父自格登山(今新疆昭苏县境)逃奔乌什,被乌什伯克霍集斯擒执,献于清,遂落籍北京。授公品级,赐乾清门行走。二十四年(

  • 宣慰司司狱

    官名。明代在宣慰司内所置管监狱的小土官。以土兵头目充任。

  • 小和卓木

    见“霍集占”(2548页)。

  • 曹仆浑

    ?—447北魏起义首领。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正月,率吐京(治今山西石楼县)稽胡举兵反魏,依险拒守,抗击魏征东将军、武昌王拓跋提等军。后西渡河,招引朔方(治今陕西清

  • 宁城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由该县县长、蒙古族吴椿令主编。1935年2月组织本县人员编纂。主要内容:县沿革、行政、区划、机构、城镇、风俗、户口、财政、金融、司法、教育、卫生、交通、农业、林业、商业、社会事

  • 高车十二姓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车十二部落之总称。据《魏书·高车传》载,即泣伏利氏,吐卢氏(一作叱卢氏)、乙旃氏、大连氏、窟贺氏、达薄干氏(一作达薄氏)、阿仑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罗氏(一作覆罗氏)、乞袁氏、右叔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