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席力图呼图克图四世

席力图呼图克图四世

?—1712

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高僧。内蒙古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活佛。席力图呼图克图三世圆寂后,被确认为转世灵童,是为四世。曾赴西藏学经。康熙三十年(1691),自西藏返回归化。三十三年(1694),准噶尔蒙古噶尔丹率兵侵扰内蒙古,为防备噶尔丹军侵入归化,发动六召喇嘛和蒙汉人民修筑旧城外垣,加强防守,因功,在清廷支持下,扩建席力图召。三十五年(1696)竣工,康熙帝亲临归化,赐汉名为“延寿寺”,并赠幢幡、经卷等物,因此特为康熙帝举行“皇图永固,圣寿无疆”诵经法会。四十二年(1703),任归化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奉旨刻满、汉、蒙、藏4体纪功碑2块立于召中。建议归化城将军费扬古将各召所属人丁编为旗、佐,以补充边防兵力不足,被采纳,于四十六年(1707),被编为13佐领。由于得到清廷的青睐,自其以后,归化掌印札萨克达喇嘛一职几乎成为历代席力图呼图克图继承的职务,宗教权力中心转入席力图召。

猜你喜欢

  • 陁锁

    亦作陀锁。金代起义军领袖。契丹族。原为特满群牧官。承安元年(1196)十一月,与特满群牧契丹人德寿发动起义,据信州反金。建年号身圣,众号数十万,远近震动。攻占韩州、懿州。以数万军迎战懿州宁昌军都统孛迭

  • 赕物

    东晋及南朝时对一些已归附朝廷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所征收的租物。据《隋书·食货志》载:东晋、南朝及隋初,对南方“诸蛮陬里洞,沾沐王化者,各随轻重,收其赕物,以裨国用。”但隋文帝即位不久,为了稳定南方民族地

  • 初历

    五代后唐时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郑仁旻年号。约923—925年,凡3年左右。

  • 潢水部

    见“白霫”(596页)。

  • 肃州回鹘

    河西回鹘驻牧于肃州(今甘肃酒泉)地区的一部。见“河西回鹘”(1507页)。

  • 傩坛

    见“傩”(2249页)。

  • 毛胜

    1401—1458明朝将领。原名福寿,字用钦。蒙古族。故元右丞相伯卜花孙,安太子。一说与和宁王阿鲁台同宗。祖居幽蓟(今河北北部)。洪武(1368—1398)中,伯(那海)、父投明朝,又以“靖难”功,受

  • 奕纪

    ?—1863清宗室、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和硕成哲亲王永鼕孙,多罗贝勒绵懿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应封宗室授头等侍卫。道光十三年(1833),置正白旗满洲副都统。次年,赴山东、河南查阅营伍,并查

  • 南平王

    ①元封爵。为诸王第四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镀金银印。至元九年(1272),定宗贵由孙秃鲁受封,赐龟纽银印。约至元十三年换赐驼纽镀金银印。 ②宜州土丁暴动首领卢成钧的称号。见“宜州土丁暴动”(1530页)

  • 译字房

    清代驻藏大臣衙门办事机构。内设识汉、藏文之教习2人,汉、藏文学生各8人。初由※东科尔充当,后为熟悉藏文闲散人员充当。办事勤劳者,准戴五品蓝翎、发给功牌执照;凡各处呈文由该房译为汉文或藏文,再由文案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