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帕木竹巴万户府

帕木竹巴万户府

明代乌思藏地方官署,亦为地方政权名。元时,为十三万户府之一(《元史》作“帕木古鲁”)。至正二十五年(1365),顺帝封帕木竹巴地方政教首领章阳沙加监藏为灌顶国师,明承元制,洪武五年,(1372),仍以此号封之,遣使赐玉印,彩币,并于洪武八年(1375)正月置帕木竹巴万户府。从此,帕木竹巴地方势力与明中央政府关系日益密切。永乐四年(1406),明封其灌顶国师吉剌思巴监藏巴藏卜为阐化王,帕木竹巴地方成为阐化王驻地,万户府的职能亦为阐化王所代。参见“阐化王”(2105页)。

猜你喜欢

  • 希利发

    见“俟力发”(1690页)。

  • 努雅勒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卑沙城

    即“沙卑城”(1128页)。

  • 胡土白山

    金代山名。亦名“忽土白山”。见“麻达葛山”(2099页)。

  • 那没罕

    见“那木罕”(929页)。

  • 詹山

    东汉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武陵郡(今湖南西部,四川、湖北、贵州部分地区)蛮人。桓帝元嘉元年(151),率领武陵辰阳(今湖南辰溪、麻阳一带)、零陵都梁(今湖南武冈)等地各族人民起兵,反对官府苛敛。聚

  • 卓里克图汗

    见“恩克卓里克图汗(1871页)。

  • 大板康熙行宫

    为康熙巡狩建立的行宫。康熙四十四年(1705)始兴建,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王府院内。巴林右旗札萨克乌尔衮尚公主后,因皇帝巡狩,要在王府驻跸,向全盟十一旗征集数千两白银建筑。行宫有正殿5间,东西配厢各3间

  • 南海子渡口

    内蒙古包头地区黄河渡口之一。清同治十三年(1874)开辟。同治以前,由于土默特右旗境内(即今包头地区)过往客商、货物原利赖毛岱渡口(时称官渡)渡河,后因黄河改道,毛岱渡口脱离河道岸口,遂由土默特总公署

  • 开圣丹宝

    钱币名。铜质,钱文隶书,右旋读,背无郭文,直径2.4厘米,重3.8克。辽宁省博物馆有藏品,各种钱币专著均录有钱拓,传世极为稀少。此钱为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汴梁附近道观所铸。是一种宗教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