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拉人

巴拉人

部族名。满语意为“狂野之人”。又作巴拉玛,巴懒尼雅玛。先世为明代女真人,原居拉林河、阿什河,蚂延河及第一松花江一带。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为躲避兵役,纷纷逃入深山,集聚在张广才岭西麓定居。不入旗籍。旗人称其为“巴拉人”,即不受管束的狂野之人。以捕猎为生,兼营少许农业。傍水依山居住,以地窨子(乌克敦)为室,门向东开,室内设三炕。信奉萨满教。保留较多的女真语言特点。清末陆续出山,分别定居在黑龙江省双城、宁安、阿城、尚志、延寿、木兰、方正、呼兰、宾县、通化、巴颜及吉林省敦化、蛟河等诸县地。与汉族杂居日久,渐改汉语。

猜你喜欢

  • 高欢

    496—547北魏、东魏大臣,北齐奠基者。一名贺六浑。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祖父高谧仕魏官至侍御史,坐法徙居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累世居北边,为鲜卑化汉人,俗同鲜卑。一说其先为高丽人或鲜卑人。

  • 崇徽公主

    唐代回纥可敦(后妃)。第三代可汗※英义建功毗伽可汗之妻。仆固怀恩幼女。大历三年(768),光亲可敦卒,次年,被唐封为崇徽公主,适可汗为继室。唐遣侍郎李涵侍节册拜可敦,赐缯丝2万。

  • 恒福

    ?—1862清朝大臣。蒙古镶黄旗人。额勒德特氏。福州将军壁昌子。荫生出身。道光间,由道府升按察使,署布政使。咸丰二年(1852),赴河南军营,为钦差大臣琦善办理文案。八年(1858),由山西巡抚调河南

  • 中共绥远特别支部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根据新的斗争精神及绥远地区具体情况所建立的党组织。1927年10月成立。王建功任书记,贾一中任组织委员,范建中任宣传委员。成员有惠志诚、陈国奇、李亮明等。机关设在巧尔气召内。任务是在

  • 伊巴哩

    见“亦不刺”(871页)。

  • 承德县

    地区名。清康熙三年(1664)置,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境域东西180里,南北130里。东接兴京(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邻锦州府广宁县(今辽宁北镇县),南抵辽阳州,北至铁岭县。辽属东京道,金为沈州治

  • 容妃

    见“伊帕尔汗”(808页)。

  • 移兹裒

    ?—588南北朝时吐谷浑诸王之一。号高宁王。隋文帝开皇元年(581),降隋,受封大将军、河南王,居河南(今贵德、临夏黄河以南),以统部众。八年(588)卒。隋文帝令其弟树归袭,统其众。

  • 函永

    佤语音译,意为“管寨子的人”。参见“扩”(753页)。

  • 舒明

    ?—1762清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乌梁海人,济勒莫特氏。初历任二等侍卫、头等侍卫。乾隆九年(1744),授绥远城副都统。十年,调右卫副都统。十五年(1750),受命办理青海事务。十八年(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