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尔克事件

巴尔克事件

清末四川凉山彝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分子的斗争。光绪三十四年(1908),英国传教士巴尔克未经许可,擅自携武装随从由西昌(一说由马边)经交脚(昭觉)进入美姑牛牛坝,勘测山川,绘制地图,窥探地下资源,并枪杀前往阻止之黑彝阿侯拉博,激怒彝民。巴尔克连同随从六人被苏呷家支彝民截住处死。事后,西昌、雷波、马边官府以银数百两赎回巴尔克尸体。宣统元年(1909),英国政府借故威迫清政府出兵镇压阿侯、苏呷两姓黑彝。清廷命四川总督赵尔巽派兵由西昌、马边两路进攻,会师牛牛坝。阿侯、苏呷两家黑彝头人阿侯乌日热土、苏呷却拉日土与清军及地方政府进行谈判,两家黑彝作出让步,表示原意归附听命,划出一片山林土地让勘测,并缴出少量旧枪枝、弓箭等物,始作罢。

猜你喜欢

  • 缫什和勒

    卫拉特蒙古大台吉坐床。木制,长六七尺,阔3尺余,形制略如内地。左、右、后3面,均有边栏,间有雕刻。自宰桑以下不僭坐。因为大台吉特有,故俗称袭位曰坐床。

  • 营盘

    见“嫩秃黑”(2482页)。

  • 丁德兴

    1327—1366明开国前将领。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回族。元至正十四年(1354)于濠(今安徽凤阳东)归顺朱元璋,授万户。曾在洪山寨(今安徽毫县西南)以百骑破敌7千。从克滁(今安徽滁县)、和(今安

  • 靖州直隶州

    行政区划名。清置。北宋改诚州置靖州,治所在永平县(今湖南靖县)。元改为路。明改为府,后复为州。清康熙三年(1664),以直隶州属湖南。雍正五年(1727),割天柱隶贵州黎平。州领县3:会同、通道、绥宁

  • 喀什噶尔

    ①西域地名。《汉书》、《后汉书》、《魏略》、《三国志》、尼雅出土晋代木简、《魏书》、《隋书》、《新、旧唐书》、《新五代史》、《宋史》等都称其地为疏勒。《洛阳伽蓝记》、《高僧传》、《续高僧传》作沙勒。《

  • 伯都王

    明代瓦剌贵族首领。又译歹都王。※脱懽子,※也先汗弟。明景泰五年(1454),瓦剌内讧,与赛罕王设计毒杀阿剌知院次子。也先被杀后。率众西走哈密,投奔其姐哈密忠顺王母弩温答失里。天顺三年(1459),遣使

  • 撒尼人

    见“撒尼泼”(2492页)。

  • 中兴

    ①西燕慕容永年号。386—394年,凡9年。 ②北魏安定王(后废帝)元朗年号。531—532年,凡2年。 ③唐代渤海国成王大华屿年号。794(一说793—794)年,凡数月。 ④唐代南诏孝哀帝舜化贞年

  • 站赤

    蒙古国和元代驿传的名称。用以称司驿的站户、站官及驿站。太祖成吉思汗时始置,太宗窝阔台时有所完善,由诸千户出站户、马夫,负责供来往使臣食宿和交通工具。共设37站,并设置从和林至察合台封地、拔都封地的驿道

  • 阿尔钦部

    见“阿里钦部”(1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