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补
即“布尔杂补”(469页)。
即“布尔杂补”(469页)。
见“钦差巡抚辽东地方都察院都御史”(1672页)。
?—172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马斯喀弟。初任侍卫兼管佐领。康熙二十七年(1688),以一等侍卫同学士开音布奉命阅视中河,疏呈漕运总督慕天颜反对河道总督靳辅开中河漕运,天颜被褫职论罪。三十
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镇国公屯齐长子。顺治六年(1469),封固山贝子。康熙十三年(1674),授宗人府右宗人,寻授镶蓝旗满洲都统。以四川叛应吴三桂,随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鄂由陕西征讨之。以汉将王
哈尼语音译。哈尼族山歌。歌唱爱情和劳动。以情歌为多。曲调有欢调、悲调、放牛调、花花调等。以男女问答对唱为主,也有独唱。由于在山野田间歌唱,声音大多嘹亮高亢。
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意“林木中百姓”)之一,也作为地名。又作亦必儿—失必儿。一说中世纪的东方人和中国人用以指亚洲东北部的广大地区,相当于今西伯利亚。邻近乞儿吉思等部。居民以狩猎为业
中国古代文献对游牧民族的泛称。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意谓以游牧畜牧业为基础的国家。如“乌孙,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自是以后,遂为历代学者沿用。如《汉书·西域传》:“大月氏本行国也
又称军马田地、军马田。明代西北地区洮州(今甘肃临潭)、河州(今甘肃临夏)及西宁三卫“纳马之族”(向中央王朝交纳马匹的民族)所垦牧的田地。按政府规定,这些土地可以马代赋,只纳马,不纳粮,不出差科,不编入
即“伯岳吾”的复数。见(1090页)。
见“完颜宗峻”(1156页)。
土族东祁第十一世土司。青海民和(一说西宁州)人。※朵尔只失结后裔,※祁秉忠侄(一说秉忠之子)。明朝时袭西宁卫都指挥同知。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起义军贺锦部进逼西宁时,率军抗击义军。清顺治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