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珲多尔济

察珲多尔济

1634—1699

清代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土谢图汗※衮布长子。驻牧土拉河南。顺治十二年(1655),继父位称汗,称斡齐赖赛因汗,为左翼长。与同族墨乐根诺颜、达尔汉诺颜、丹津喇嘛等遣子弟向清朝奉表贡。冬,复遣使与清廷会盟于宗人府,受命为喀尔喀8札萨克之一,向清廷进“九白”(白驼一、白马八)之贡。康熙十六年(1677),以兵助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汗抗击准噶尔部噶尔丹袭击,不及,鄂齐尔图被杀。继遣台吉色棱达什率兵三百,劫噶尔丹派往清朝的贡使。素与札萨克图汗不和,康熙元年(1662),因罗卜藏台吉额璘沁以私怨擅杀札萨克图汗旺舒克,与赛音诺颜部长丹津喇嘛出兵击之,迫额璘沁投卫拉特。后因拒绝归还来附之札萨克图汗部属众,复与札萨克图汗成衮纷争。二十五年(1686)经清廷调解,举行库伦伯勒齐尔(今蒙古乌兰巴托附近)会盟,仅归还部份属民,纠纷亦未彻底解决。二十六年,闻札萨克图汗沙喇附噶尔丹,会盟于固尔班赫格尔,以兵击杀沙喇及噶尔丹弟多尔济扎布。同年,与车臣汗诺尔布请清廷赐印,并疏请康熙帝上尊号,未准。以沙皇俄国不断侵占其辖地,于康熙十一年(1672),派卓立克图等人致书沙皇,不准俄国在蒙古土地上建立色楞格斯克城,令其迁走。十四年(1675),复遣加尔马比利克图等赴莫斯科,列举在色楞格斯克等地的俄国人攻打土谢图汗属部,劫掠妇孺和财产的行径。因俄国拒绝迁城,遂派弟西第什哩率军驻色楞格河地区,以遏止俄国对自己辖地的侵占。康熙二十七年(1688),喀尔喀遭噶尔丹袭击,兵败,走翁吉。后得赛音诺颜部长善巴兵助,复与噶尔丹鏖战,再溃,遂投附清朝,受命入居苏尼特界内鄂琳图牧地,清廷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举行会盟。以其率众归诚,仍保留土谢图汗号。清廷依漠南蒙古例在土谢图汗部编旗佐。次年,改喀尔喀左右翼为三路,土谢图汗部为北路,由其统领,自是始称土谢图汗部。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败亡后,该部复归土拉河驻牧。

猜你喜欢

  • 火斌

    ?—1554明代抗倭英雄。蒙古族。明成祖将、同安侯※火真裔孙。永乐七年(1409),火真随丘福出征蒙古战死,子孙世袭浙东观海卫千户。嘉靖(1522—1566)间, 中武举。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

  • 阿达礼

    ?—1643清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和硕礼亲王代善之孙,颖毅亲王萨哈廉之长子。初袭郡王爵。崇德三年(1638),从征喀尔喀蒙古。五年,同济尔哈朗驻义州,迎来归蒙古多罗特部降众,击溃明松山、杏山之军。

  • 辽太祖陵

    辽代皇帝陵寝。辽天显二年(927)八月葬太祖耶律阿保机于此,称祖陵,置祖州天成节度使奉陵寝。陵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石房子村西北环形山谷中西北山坡上,地宫石砌墙身巳暴露地表,坡下尚存有享殿遗址及石翁仲

  • 鄂齐尔桑

    ?—1648清初大臣。蒙古札鲁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贝勒巴克子。天命四年(1619),其父被后金俘,七年(1622)正月,入质后金,换回其父。八年,被送还。天聪(1627—1635)初,以本部败盟,与

  • 纳合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纳喝。来源于部名。原居耶悔水(今图们江上游,一说为今辽宁开原县境叶赫河)等地。金亡北宋后,很多迁出故地,居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诸地。

  • 茂明安部

    蒙古部名。又作毛明安。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锡喇奇塔特号土谢图汗,有子三,游牧于呼伦贝尔,均号阿噜蒙古。其孙车根始称所部为茂明安。后金天聪七年(1633),率众千户归附后金,康熙三年

  • 打牛

    苗族民间祭祀盛典。又称斗牛。源于祭祀祖先之活动。流行于贵州龙里、贵定、定番(今惠水)一带。逢子年祭祀一次,农历九、十月间举行。祭典日期由长老们议定,而后传递木刻晓谕各村寨。届时由巫师举行辅场仪式,长老

  • 高七

    见“耶律隆祐”(1320页)。

  • 木萨·阿尔斯兰汗

    ?—971※喀喇汗王朝可汗。※萨图克·博格拉汗之子。956~971年在位。称“阿尔斯兰汗”,意为“狮子汗”。曾在苏菲派教士帮助下在全国推行伊斯兰教,960年有20万帐突厥语部族人入教。在位期间,开始了

  • 镇康土知府

    傣族土司。西汉为哀牢地,东汉属永昌郡。蜀汉、西晋为永寿县地,仍属永昌郡。唐南诏、宋大理属永昌府。元中统(1260—1264)初内附。至元十三年(1276)立镇康路军总管府,领三甸。明洪武十五年(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