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永济

完颜永济

?—1213

金朝皇帝。即卫绍王。原名允济,避显宗讳,改为永济。小字兴胜。女真族。完颜氏。金世宗第七子。大定十一年(1171),封薛王,旋进封滕王。十七年,授世袭猛安。二十五年,加开府仪同三司。翌年,为秘书监。二十七年,转任刑部尚书。次年,改殿前都点检。二十九年,进封潞王,为安武军节度使。章宗明昌二年(1131),进封韩王。四年,改判兴平军。五年,改沁南军。承安二年(1197),改封卫王。章宗无子,立为储嗣。泰和八年(1208)章宗卒,即皇位。翌年,改元大安。以平章政事完颜匡为尚书令。二年,命儒臣编《续资治通鉴》。八月,立子完颜从恪为皇太子。三年,蒙古成吉思汗领兵东侵。一面遣西北路招讨使粘合合打求和,一面派平章政事独吉千家奴、参知政事完颜承裕行省事于边。居庸关失守,下令禁男子出中都(今北京市)城。命上京留守徒单镒遣同知乌古孙兀屯领二万兵护卫中都。金军复失利,德兴府、昌平等地以及西京(今大同市)、东京(今辽阳市)相继失守。崇庆元年(1212),西夏犯葭州(治今陕西佳县),派延安路兵马总管完颜奴婢御之。至宁元年(1213),右副元帅纥石烈胡沙虎发动政变,被迫出宫至故邸,被宦官李思中杀害。同年九月,降封为东海郡侯。贞祐四年(1216),追复卫王,谥绍,史称卫绍王。

猜你喜欢

  • 宁古哩

    ?—1663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托和洛氏。崇德三年(1638),任吏部主事。六年(1641),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明锦州。顺治二年(1645),迁吏部启心郎。四年,授云骑尉世职,晋世职骑都尉兼一云骑

  • 诺苏

    部分彝族的自称。 “诺”意为“黑”,“苏”意为“人”,亦含有“黑色”、“主体”、“强大”的意思。主要居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属各县及泸定、九龙、石棉、汉源等县。汉族和其他民族称其为黑彝。详见“彝族

  • 候吕陵氏

    见“俟吕陵氏”(1690页)。

  • 青岭

    山名。为金上京会宁府境内名山。即今老爷岭南端,约在今吉林盘石之北。金建国前,昭祖完颜石鲁开疆辟土时曾耀武于此,顺者抚之,不从者讨之,其地遂被纳入完颜部管辖之下。

  • 怯薛

    蒙古语音译,又作“客失克”,汉译“宿卫”。蒙元时期护卫军或禁卫军,《元史·兵志》:“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宿卫者,天子之禁兵也”。宋嘉泰四年(1204),铁木真(成吉思汗)出征乃蛮部前始置,初设

  • 振武军

    ①军制。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唐在鲜卑拓跋部故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设振武军节度使,军政合一,镇守该地并防御※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唐亡,其管辖区相继被西突厥沙陀部、契丹族占据。

  • 达哈塔

    1633—1687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佟佳氏。顺治九年(1652)翻译进士,分内院学习。十三年(1656),授国史院侍读。康熙三年(1664),迁宏文院侍读学士。九年(1670),定内阁翰林院官制

  • 普会寺

    藏传佛教寺庙。蒙古语称“锡拉木伦召”。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兰图格苏木。锡拉木伦河流经庙北、俗称“召河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后多次修缮。因系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分庙,所增建

  • 苗变纪事

    书名。清代韩超撰。1卷。作者号南溪,官至贵州巡抚。与胡林翼等镇压咸丰至同治年间的苗民起义。书中较详细地记载咸丰五年(1855),台拱(今台江)等地苗民起事过程。有《振绮堂丛书》本、《韩南溪四种》本等。

  • 卜鲁兀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①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与兀列河等四卫同时设立。今人考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右岸博戈罗茨科耶附近,有说在宏格力河流域。 ②永乐十二年(1414)置,《满洲源流考》将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