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月氏

大月氏

西域古国名。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初年西迁之月氏所建。时月氏迫于匈奴冒顿单于的攻击,自敦煌、祁连间迁至塞种地区(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一带)。文帝后三年(前161)前后,复遭匈奴老上单于与乌孙的联合进攻,遂迁离塞地入索格底安那(今锡尔河、阿姆河之间,泽拉夫善河流域),建王庭于阿姆河以北。二十余年后,越阿姆河,攻占大夏。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左右,汉使张骞至其国,自后往来渐密。国内分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五部翕侯。公元一世纪中叶,贵霜翕侯邱就却(一作五就劫)兼并其余四部翕侯,自立为王,建贵霜王国,都监氏城(又作篮氏城或蓝氏城)。其后破安息,取高附地。复攻灭濮达、罽宾。王子阎膏珍继位,灭天竺(印度)。至迦腻色迦时代,国势鼎盛,佛教发达,且传入中国。三世纪后分裂。五世纪遭哒入侵灭国。大月氏本事游牧,南徙大夏后渐定居,转事农业。其物类所有,民俗钱货,皆与安息同。特产单峰驼。北魏太武帝(423—452年在位)时,贵霜商贾贩于京师,玻璃制作工艺遂在中原得以推广。

猜你喜欢

  • 库狄干

    东魏、北齐大臣。又作厍狄干。善无(今山西右玉县东南)人。鲜卑段匹磾后裔。居朔方(治今陕西子长县东南)。越头眷曾孙。有武艺,不知书。正光(520—525)初,授将军,宿卫于内。孝昌元年(525),奔云中

  • 讷北部

    即“讷北室韦”(920页)。

  • 阿瓦尔

    亦译“阿哇尔”,见“柔然”(1779页)。

  • 傈僳族对村寨的统称。指为一群血亲关系相近的人们共同体所居住的地方。解放前云南怒江等傈僳族地区在家族联合基础上形成的村寨组织。村寨名称往往以自然环境的特征、某种植物或人们的活动情况而定。规模大小不等,大

  • 兀的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乌登河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该地女真首领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喜乐温河等11卫同时设立。在前苏联境内乌第河流域。

  • 凤瑞

    清代文士。满族。字桐山。7岁能诗,初隶李鸿章麾下,充笔帖式。积功历官武职。卒,赠将军。著有《老子解》、《如如老人灰余诗草》、《梦花馆诗存》,辑有《浙江八旗殉难录》。

  • 特毛且

    意为“过大年”。基诺族的传统年节。每年夏历春节前后举行,具体日期各寨不一,由各村社长老※卓巴、※卓生测定。届时长老敲响其家独有的大鼓,宣告新年开始,村社男女老幼便拥至长老家庆贺。人们杀牲、饮酒。是晚聚

  • 故太师铭石记

    辽代契丹大字墓志。刻于辽兴宗重熙二十五年(1056)十月二十二日(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已改为清宁元年,此乃刻志者不知改元所致)。墓志一合。盖刻汉文篆字两行“故太师铭石记”;志文刻契丹大字40行,约1800

  • 陶林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内蒙古陶林地区爆发的反清起义。1911年11月,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陶林厅(治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南)附近乡村会党武装和陶林厅的的百余名巡警,在同盟会的影响和大同起义的胜利形势推动下,以赵喜泰为首

  • 勿阳峒

    壮族古地名。北宋时属邕州安德州。为北宋侬人(今壮族先民)首领侬智高所建“南天国”所在地。当今广西靖西县安南乡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