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堂子

堂子

满族祭神祭天所设的祀堂。初自皇室至官民各户皆设此堂行祭。崇德元年(1636),禁民间再设,后遂专限于皇室及宫廷用之。满族入关前,努尔哈赤曾先后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辽阳东京城(今辽宁辽阳新城)建此祀堂。天命十年(1625)迁都沈阳后,复于沈阳城大东边门内建之。顺治元年(1644),世祖入关定都北京后,专在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建神殿5间为祀堂;次年移建于南河沿,后为八国联军所毁。其规制:正中为神殿5间,上覆黄琉璃瓦;前设亭式殿;东南设上神殿3间(尚锡神亭);南设拜天圆殿,为最重要的祭场。圆殿南正中设皇帝致祭安立神杆的大石座一,东西两翼按皇子、王、贝勒、贝子、公次序各设六列小石座,均北向。祭祀分两大类:一类是国家大典祭,凡皇帝出征、命将出师或凯旋等均在此行告祝礼;另一类是皇帝个人或皇室的常祭,包括夏历正月初一卯刻皇帝率宗室王公、满族一品文武官员至堂子行拜大礼及四月初八浴佛祭、春秋两季立杆大祭等。其中以祭天为主,祭天以神杆为中心,其仪式基本上沿袭旧俗,但也杂有道教和佛教影响。祀堂陈设的供器、祭神器有常,供献则因祭而异。平日设官守卫,置杂役洒扫。

猜你喜欢

  • 元成宗

    见“铁穆耳”(1879页)。

  • 法海

    1671—173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世居佟佳,以地为姓。字渊若。图赖之孙,佟国纲次子。康熙进士,擢侍讲学士。五十五年(1716),擢广东巡抚。任内,疏请沿海官员应轻装简从。由粤东至浙江等

  • 卜伯的故事

    壮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普遍流行于壮族地区。有用汉字记壮音的师公唱本。内容由雷王收租、拔龙须、求雨、斗雷王、擒雷王、雷王逃走、启明星、兄妹结婚、结尾等九部分组成。记“卜伯”与雷王相斗的故事。反映了壮族先

  • 嵩昆

    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光绪十九年(1893),任安徽按察使,迁贵州布政使。二十年,署贵州巡抚。次年,实授。著有《吏治集事》。

  • 离石

    见“左国城”(458页)。

  • 宫分户

    即“宫户”(1749页)。

  • 牙剌洼赤

    见“牙老瓦赤”(286页)。

  • 王大臣会议

    即“议政王大臣会议” (615页)。

  • 傣仂文

    参见“傣文”(2242页)。

  • 塔里亚特碑

    突厥文碑铭。又名《铁尔浑碑》。1957年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塔里亚特地方发现,为属于葛勒可汗的第二碑文。约存3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