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尔扈特蒙古东返

土尔扈特蒙古东返

民族迁徙事件。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1771、1、5),居住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土尔扈特部人民,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侵略与压迫,在渥巴锡汗率领下东归祖国。随从东徙者有33361户,168000余人。自原驻地阿斯特拉罕(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起行,冲破沙皇俄国围追堵截,于乌拉尔高原南部渡乌拉尔河、恩巴河、伊尔吉兹河、图尔盖河、帖萨克河,折而南向,经巴尔喀什湖西南戈壁进入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历尽艰难险阻,于三十六年(1771)五月二十六日,到达伊犁河流域的察林河畔,与前往迎接的清军侍卫普济保等相遇。六月末,全部到达伊犁沙喇伯勒(今伊塞克湖北)界,行程万余里,历时八阅月。损失人户数达半数以上。仅存15793户,66000余人。清朝政府令伊犁将军伊勒图、参赞大臣舒赫德悉心抚谕安置。并从内地及新疆各地调集牛羊马驼20余万只、茶2万余封、仓粮4.1万余石、羊裘5.1万余件、布6.1万余疋、棉花5.9万余斤、毡房400余帐、白银20万两救助。渥巴锡率台吉等数十人至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乾隆帝,受到隆重接待。渥巴锡被封为卓里克图汗,余大小首领分别授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有差。置其众驻牧于伊犁、喀喇沙尔、科布多等地,各置盟旗设札萨克:曰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盟、青色特启勒图新土尔扈特盟、和硕特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在渥巴锡等返归后次年春,原居伏尔加河北岸部分土尔扈特人,渥巴锡叔父年达克,策伯克多尔济叔父阿萨尔虎等也接踵回归。清朝政府按其亲属关系也进行妥善安置,使骨肉团聚。

猜你喜欢

  • 毗室

    见“皮室军”(671页)。

  • 热西丁

    ?—1867清代新疆维吾尔族阿訇。旧译陆希武田。库车人。和卓谢伊合尼札木丁第三子。同治三年(1864),库车农民发动反清起义,杀办事大臣萨灵阿以及库尔班等伯克,欲迎奉原叶尔羌阿奇木、库车郡王爱玛特,遭

  • 麻里兀

    见“木鹿城”(257页)。

  • 英桂

    1800—1879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原隶包衣。姓赫舍哩氏。道光元年(1821),以翻译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历署兖沂曹济道,山西、山东按察使。咸丰三年(1853),起擢河南巡抚,奉命抵南阳防堵太平军

  • 波塘

    藏语译音。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庄园在穷结地方。亦称宇妥。家族成员中有康熙十三年(1674)被五世达赖喇嘛派往内地的使者波塘索南旺布。亦有多人任军事要职。波塘巴额珠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任前藏代本,同

  • 方海

    参见“占布拉”(548页)。

  • 班里

    见“缚喝”(2416页)。

  • 蒙古志

    书名。清姚明辉撰。3卷。光绪三十三年(1907)成书,铅印。编撰过程中参考《蒙古游牧记》、《蒙古地志》等书。第一卷,包括位置、山川、湖泽、沙漠、气候;第二卷包括区分、都会、政体;第三卷包括宗教、贸易、

  • 灵藏族

    明代藏区部落名。居地在今青海循化境。属河州卫。其族人因早即归附明廷,故又被称为“熟番”。隆庆二年(1568),其族受蒙古部抢掠,损失严重。入清后,归青海循化厅管辖。

  • 北面部族官

    见“部族官”(19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