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圆明园护军营

圆明园护军营

清代御苑禁卫军之一。分为八旗、包衣两营,皆设于雍正二年(1724),统隶于总管圆明园八旗事务大臣。①八旗护军营,选派京城八旗官兵驻戍,初设为护军3000,以园为营。乾隆十二年(1747),增益京城八旗护军800,此后略加增裁。以守卫环园诸门、汛(设堆拨以守巡者:圆明园72,长春园20,绮春园15,熙春园4,清漪园5)共为124处。皇帝驻园,出入以警跸。设营总8人,正副护军参领各8人,委署护军参领32人,正副护军校各128人,以掌治营务。 ②内务府三旗(包衣)护军营,初设护军120名,以守卫圆明园西南门、绮春园西宫门等。设营总1人,正副及委署护军参领各3人,护军校9人,以掌治营务。该园所设马甲(骁骑兵),额数原寡,分别附入两营兼辖。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猜你喜欢

  • 周春

    1729—1815清代学者。字芚兮,号松霭。浙江海宁人。乾隆进士。生平撰述以《西夏书》最著名,有抄本传世,一称《西夏书列传》。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有收藏。

  • 宇文深

    ?—568西魏大臣。字奴干。※宇文测弟。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初随父宇文永仕北魏。为秘书郎。以性鲠正,屡言时事,颇为尔朱荣所重,拜厉武将军。寻迁车骑府主簿。永安三年(530),授子都督,领宿

  • 和跋

    ?—403或404北魏官员。代郡人。鲜卑素和氏(后改和氏)。世领部落,为代国附臣。以才辩知名。道武帝拓跋珪时为外朝大人,参军国大谋,雅有谋算,拜龙骧将军,赐爵日南公。从平中原。天兴元年(398),以功

  • 曲卡·罗桑丹贝坚赞

    1755—1839清代塘让寺高僧。藏族。于哲蚌寺郭芒扎仓学习,获桑浦噶居学位,从热振赤钦授比丘戒。曾在蒙古地区任奥托贝勒喇嘛,并任该寺堪布。适逢六世班禅贝丹意希驻锡塔尔寺,前往拜谒。又任凉州江让、洋庆

  • 俄旺格勒

    1836—?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五十一任堪布。藏族。生于卡加保拉地方。由嘉木样认定后出家,授沙弥戒。入经院后,拜阿坝格西金巴为师,由由嘉木样授具足戒。从德赤仁波且、阿莽道扎等大师学习经法。后在拉卜楞寺以

  • 本主

    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意为本境之主,即一个村镇或一方的保护神。起源于古代多神崇拜,随着时代的前移,信仰的神祗越来越多。白族地区小至10余户的村庄,大到人烟密布的大理城,均立有本主,供奉于本主庙内。有木雕

  • 乌鲁达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狍皮被。因以狍皮制作得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有两种:一为口袋形的,冬季外出狩猎用,入睡在里面不透风;一为敞开式的,形同棉被。双人的一般用7至9张狍皮,也有用10余

  • 浑瑊

    736—799唐代铁勒族将领。浑部酋长,原名进,曾祖浑元庆、祖父浑大寿、父浑释之,皆世袭皋兰都督。天宝五年(746) 11岁时随父从朔方军,七年(748)又随父从征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后从朔方节度使安思

  • 萨琦

    ?—1457明朝文臣。字廷圭。回族。福建闽县人。祖籍西域。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后裔。宣德五年(1430)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为人耿介持正,学有源委,授编修,预修《仁宗实录》,升礼部右侍郎。

  • 木底城

    古地名。高句骊筑。故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40里苏子河北岸木奇镇;有说在吉林省伊通县境;或说在朝鲜价川县境。高句骊的军事重镇。乾封三年(668),李绩部将薛仁贵拔木底等三城后,引兵略地与李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