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硕亲王

和硕亲王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首位之称。和硕,沿习满语;亲王,沿袭古代皇族封王之名。册封亲王,授金册、宝(印),赐予封号,如睿、豫,表其素行。卒则加字予谥,如和硕睿“”亲王,系指多尔衮。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顺治六年(1649),增定十爵,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十年(1653),列爵十二,改定亲王一子封※世子,待袭亲王。乾隆三十九年(1774)定,凡获此崇封者,有属开创帝(汗)业的功封,亦有属帝室近亲中获封的恩封。功封者即以其世子反复承袭亲王;恩封者则以其袭次递降,至奉恩镇国公为止,即以此等公爵世袭罔替。亲王,正妻以封福晋,又封侧福晋四人。制以其正福晋一子出封世子或以降封,在封之前,例与正福晋余子同授应封之爵;正福晋余子,初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侧福晋之子,初封二等镇国将军;别室、所居妾媵之子,初封三等辅国将军。封前,例需考以满语、马射及步箭,以优、平、劣决定其应封、应降或暂时停封,名曰考封。此外,清廷于游牧蒙古中,亦多封有此爵。

猜你喜欢

  • 重光

    高昌国王麹文泰年号。620—623年,凡4年。一说为麹伯雅年号。

  • 卡芒吾居·噶桑勒谢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甘都塘相拉卡。7岁于拉吉寺从其叔意希噶桑堪布出家为僧。9岁入夏琼寺学习诵经。13岁入讲经院。15岁由阿旺索南堪布授沙弥戒。22岁由阿旺奥赛堪布授比丘戒。奉密宗堪布意希噶

  • 比如

    地名。即今西藏自治区比如县。位于怒江上游沿岸,东接昌都专区之丁青县、边坎县,南与嘉黎县相对,西接那曲县,北临索县。因境内有比如部落,故名。境内有错松曲等10余条河流及郭普错湖泊。有格鲁派、宁玛派寺院及

  • 逸可汗

    见“乙息记可汗”(5页)。

  • 杂夸

    旧时凉山彝族对战斗英雄的称呼。彝语音译,又作“惹科”,意为“勇士”。是冤家械斗和掠夺战争的英勇善战者。在家支会议上,是积极主战的强硬派。战前身穿显眼服装,挥刀舞剑,吼叫跳跃于阵地上。战时冲锋陷阵,赴汤

  • 三省边防备览

    书名。清代严如煜撰。18卷。记述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之山区风土、道路、险要、民食、物产、军备等情况。此地古为巴、氐等族聚居区。所记资料可供研究当地各族及其先民历史递嬗关系的参考。有道光二十年(18

  • 踩秧堂

    苗族节日。盛行于贵州东南部。每年农历正月或二、三月择日举行。行期3—5日。日期由各寨自行决定。届时未婚或※不落夫家之男女青年及群众成群结队,身着盛装参加盛会,跳芦笙舞。已生育之少妇不能参加跳舞,只能在

  • 布民可汗

    见“阿史那土门”(1231页)。

  • 交换婚

    一种集团与集团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交换妻子或丈夫的婚姻形式。萌芽于两合氏族外婚制阶段。当时禁止男女在本氏族内互相婚媾,而是甲乙两氏族结成互婚联盟,各以对方氏族之异性为夫妻。此称直接交换婚。由于两个氏族

  • 麦田鲜卑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鲜卑之一支。因居于麦田(今甘肃靖远北)而得名。东晋义熙六年(410),北凉沮渠蒙逊率军进围姑臧(今甘肃武威),百姓惊散时,与折掘(叠掘)、车盖等鲜卑部落归附蒙逊。参见“河西鲜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