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咄摩支

猜你喜欢

  • 内蒙古地区反洋教斗争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在内蒙的侵略活动迅速扩展,强占蒙旗土地,欺凌各族群众,激起各族人民的愤怒反抗。光绪十年(1884),达拉特旗札兰章京色力格占巴拉曾率领群众烧毁当地天主教堂。十二年(1886),

  • 喇嘛营官

    清代驻西藏边界的藏族喇嘛官员。边缺、大缺、中缺、小缺各营官内均有喇嘛补放之营官。各层喇嘛营官不给顶戴,缺出,以喇嘛补,多系达赖喇嘛随侍之人,如仍在达赖喇嘛前服役,勤劳年久,不能远离,由驻藏大臣另派员,

  • 真帖木儿

    1492—?东察合台汗国王子。阿黑麻汗(也称土鲁番速檀)之子,为哈密忠顺王※罕慎女所生。弘治十七年(1504),年13岁,哈密头领阿孛剌与其父谋,欲以其取代哈密忠顺王陕巴,遂迎居于哈密近地剌木城,迫陕

  • 穆亮

    451—502北魏大臣。亦作缪老生、丘目陵亮,字幼辅。鲜卑丘穆陵氏(后改穆氏)。开国大臣太尉穆崇玄孙,驸马都尉穆平围之子。献文帝拓跋弘时,为侍御中散。尚中山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封赵郡王,加侍中、征南大

  • 锁郎哈真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满洲源流考》改作索尔和绰河所,并说清代有索尔和绰河,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10里入今牡丹江。

  • 内务府三旗

    清代以上三旗包衣人组成,供皇宫兵卫、体役之需。京师内府三旗,初隶领侍卫内大臣,后统于总管内务府大臣。每旗设5参领、5满洲佐领、6旗鼓佐领,正黄旗加设2朝鲜佐领,正白旗加设1回人佐领(又加设一“番子佐领

  • 苻师奴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前秦太安元年(385),苻丕在晋阳即帝位后,与兄苻纂率壮士3千投奔之。被封为尚书、永平侯。次年,与兄率众数万奔据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太初二年(3

  • 汉堂官

    清代壮族土司统治区内管汉族的官员。由清政府直接委派。名为管理土司境内的汉族,实则监视和控制土官。地位虽在土官之下,但拥有重大案件的审决权。

  • 耶律昭

    辽皇族。字述宁。契丹族。仲父房之后。史载其博学,善属文。现存《答萧挞凛书》,后世论者以为雅健有西汉晁贾之风。圣宗时,统和年间,因兄耶律国留杀奴获罪,受株连,贬西北部。西北路招讨使萧挞凛爱其才,召之门下

  • 罗不

    即“罗卜”(14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