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扎布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人。初随汗王部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清乾隆十九年(1754),受土尔扈特汗王敦罗布喇什派遣,借道俄境归国,于二十一年(1756)抵北京。七月,清政府应其请求,派麒麟保护送其赴西藏礼佛,返回后入觐于承德,受礼遇,乾隆帝曾在避暑山庄五次赐宴。他向乾隆帝陈述土尔扈特西迁原委和久居异地的思乡之情,并呈所居疆域之图。敦罗布喇什委其所献之黑绒镶银花的弓袋与箭束,至今仍保存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人。初随汗王部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清乾隆十九年(1754),受土尔扈特汗王敦罗布喇什派遣,借道俄境归国,于二十一年(1756)抵北京。七月,清政府应其请求,派麒麟保护送其赴西藏礼佛,返回后入觐于承德,受礼遇,乾隆帝曾在避暑山庄五次赐宴。他向乾隆帝陈述土尔扈特西迁原委和久居异地的思乡之情,并呈所居疆域之图。敦罗布喇什委其所献之黑绒镶银花的弓袋与箭束,至今仍保存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见“佛宫寺释迦塔”(1097页)。
见“色提巴尔第”(846页)。
参见“穹庐”(1535页)。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四十年(1775),恭格族弟巴雅尔拉瑚率众归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分设4佐领,隶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归喀喇沙尔(今焉耆)办事大臣兼辖。四十八年(1783),赐世袭。牧地在南
古族名。先秦东夷之一(一说原不属东夷,为诸夏之一)。又称徐方、徐戎;因以虎为图腾,殷墟甲骨卜辞称之为“虎方”(一说虎、徐为一音之转)。分布在淮水以北,黄河故道以南地区,约为今安徽泗县以北,至江苏徐州市
?—1666清初将领。蒙古族。扎噜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七世孙,多罗贝勒※色本次子。崇德三年(1638),从征喀尔喀,献驼马,有功。以巴林台吉满珠习礼私遣兵还牧,夺其所属之半赐桑噶尔。
见“耶律璟”(1304页)。
清代喀尔喀蒙古的法令汇编。亦称《喀尔喀吉鲁姆》、《喀尔喀三旗法典》。由喀尔喀王公领主分别制订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其法律效力自诸法令颁行日起维持到1924年第八世哲布尊
清朝将领。甘肃张掖人。回族。其先本新疆回部人。康熙(1662—1722)末,从军征吐鲁番。雍正(1723—1735)初,从征西藏,随安西镇总兵孙继宗攻青海蒙古和硕特部贵族罗卜藏丹津,降台吉33,以功授
?—1915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字少白。初任县丞、知县,后以翼长从伊犁将军荣全备边。以白彦统结西宁回众进围哈密,奉命前往镇压,解沙山子围。光绪六年(1880),授巴彦岱领队大臣,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