叭桑目底
古代傣族传说人物。被尊为傣族社会各种制度的建立者。“叭桑目底”傣语意为“群众代表”。西双版纳传说中傣族人民智慧的化身。相传他首倡人民建造村寨,栽瓜种稻,开始定居,进行农耕。教人们信奉寨神、勐神(地方神)。故此后凡属生产生活、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传统习俗、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等制度,人们都认为是由其制定的。
古代傣族传说人物。被尊为傣族社会各种制度的建立者。“叭桑目底”傣语意为“群众代表”。西双版纳传说中傣族人民智慧的化身。相传他首倡人民建造村寨,栽瓜种稻,开始定居,进行农耕。教人们信奉寨神、勐神(地方神)。故此后凡属生产生活、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传统习俗、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等制度,人们都认为是由其制定的。
?—1383明初云南寻甸军民府土官。彝族。初署理寻甸军民府(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洪武十六年(1383),亲自赴京朝觐,贡良马、虎皮、毡衫等方物,诏赐衣服、锦绮、钞锭,实授寻甸土知府。返家
金将领。字昌祖。契丹族。石抹氏。先辈仕辽。年6岁,父惕益护从辽天祚帝奔天德,与母流离道路,为金宗室完颜谷神收纳。年长,事秦王完颜宗翰,居幕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充护卫。迁宿直将军。海陵王天德元
建州女真诸部之一。位于苏子河下游及苏子河与浑河会合点附近。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南杂木,清源满族自治县西南,抚顺营盘东北一带,约西邻浑河部,东南有苏克苏护河部,西南为苏子河下游地区及五岭一带。属城及寨
见“拔都”(1363页)。
亦名《张文忠公文集》。书名。元张养浩(1270—1329)撰。28卷。作者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字希孟。博通经史,经不忽木荐为御史台椽,复授堂邑县尹,有政声。武宗时拜监察御史,得罪权贵,后历官参议中
①西燕慕容年号。386年,凡1年。②北魏东海王(长广王)元晔年号。530—531年,凡2年。
见“公廨”(324页)。
朝鲜语音译,即“桔梗谣”。朝鲜族传统民谣。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描写的是妇女采集桔梗的劳动场景和爱情生活。旋律回肠荡气,极富抒情感。
元边疆地区军政机构名。隶云南行省。辖境包括今云南西部及缅甸北部部分地区。司置大理路,统大理、柔远(今龙陵)、茫施(今潞西)、镇康、镇西、平缅、麓川、谋粘(今耿马)、孟定(今耿马西)、木邦、蒙怜、蒙莱、
我国柯尔克孜族使用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柯尔克孜语分南北两个方言,其文学语言是在北部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柯尔克孜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突厥文,信奉伊斯兰教后,开始采用阿拉伯字母——新疆突厥语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