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徐鬼国讹夷朵
见“裴罗将军城”(2448页)。
见“裴罗将军城”(2448页)。
1023—?辽代将领。字婆丹。奚族。为奚六部敞稳萧突吕不之六世孙,萧拔剌子。史载其貌伟善辩,能通契丹、汉两种文字。善骑射击鞠,所交皆名士。年四十,始入仕,为护卫,参与平定皇太叔耶律重元叛乱,以功迁护卫
?—1784清朝将领。甘肃西宁(今属青海省)人(一说为固原人)。回族,乾隆五年(1740),由行伍拔把总。十七年至二十二年(1752—1757)累升至千总。后随军西征蒙古准噶尔部,平定阿睦尔撒纳之叛乱
清代八旗都统衙门掌理官兵俸饷的办事机构。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各以骁骑参领1人、章京2人、骁骑校每甲喇1人(即满、汉每旗5人,蒙古每旗2人)组成,专司其事及红白赏恤。各房所造的俸饷册籍,先期咨送户部,
见“朅槃陀”(2284页)。
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人杨氏所建政权。南朝宋昇明元年(477)底,※杨文弘在兄※杨文度被杀后,退屯武兴(今陕西略阳县),自立为武兴王,史称其建立之政权为武兴国。据有武兴、葭芦、白水等地。后受北魏及宋封为
清初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高僧。又作伊拉古克三班第达呼图克图、伊拉古克三班。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鄂齐尔图车臣汗第三子。幼年学佛于西藏。顺治三年(1646)与父遣使向清朝通贡。
藏语音译。明时已有此称,意为“负担赋役的人”。藏族农奴制度下构成农牧奴阶级的一个主要等级。人身依附于农奴主,以被农奴主分予少量份地或准予使用草场放牧牲畜,而被束缚于各农奴主的领地上,不准迁徙、逃跑。要
傈僳族民间乐器名。用竹片精心刻制的一种口弦。流行于云南怒江等傈僳族地区。有一片弦和三片弦两种。一片弦是拉拨簧片而发音,三片弦是用手指直接拨动弦片振簧而发音。一般作舞蹈伴奏,也有自娱时演奏的。多为青年妇
见“旗人”(2460页)。
见“真珠叶护可汗”(18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