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征和硕齐
卫拉特蒙古辉特部首领。伊克明安氏。阿勒达尔和硕齐子。驻牧塔尔巴哈台。向为策妄阿拉布坦倚任。康熙六十一年(1722),拉藏汗子噶尔丹丹衷被杀后,娶其妻博托洛克。与罗布藏舒努过从甚密。雍正中,舒努投奔土尔扈特后,噶尔丹策零惧其反叛,于博托洛克死后,复将妹(一说姐)色布腾许配之。十一年(1733),奉命与同族台吉浑奇领兵2万进击哈萨克。
卫拉特蒙古辉特部首领。伊克明安氏。阿勒达尔和硕齐子。驻牧塔尔巴哈台。向为策妄阿拉布坦倚任。康熙六十一年(1722),拉藏汗子噶尔丹丹衷被杀后,娶其妻博托洛克。与罗布藏舒努过从甚密。雍正中,舒努投奔土尔扈特后,噶尔丹策零惧其反叛,于博托洛克死后,复将妹(一说姐)色布腾许配之。十一年(1733),奉命与同族台吉浑奇领兵2万进击哈萨克。
哈萨克汗国法典之一。17世纪前期艾斯木汗(额什木汗)制定。※《哈斯木汗法典》实行百年后,至艾斯木汗统治时期(1598—1628或1645年),又制定新的法典。艾斯木汗在哈萨克历史上以“魁梧的艾斯木好汉
汉朝官员。义渠人(?)初为校尉。武帝元光(前134—前129)、元朔(前128—前123)年间,因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至右王庭,率先登石山,以功封从平侯,赐食邑1300户(一作1100户)。元狩二年
见“耶律鲁不古”(1328页)。
清代八旗组织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俗称蒙古八旗。与八旗满洲、八旗汉军构成八旗组织的整体。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将归附的部分蒙古人编入满洲牛录(汉译佐领),其余单独编为
蒙古语意为“了望者”。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小黑河支流,发源于武川县北黄花窝铺村西南,经呼和浩特郊区,入小黑河,全长58公里。明清时为蒙古土默特部游牧之地。
新疆解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组织。简称“民主革命党”。1947年2月初成立于新疆乌鲁木齐。创始人阿巴索夫、艾斯海提、赛福鼎、李泰玉等。最初成员为三区革命青年团团员和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曾参照中
清代门巴族著名首领。原居主隅。后因不堪忍受农奴主残酷压榨,约在18世纪初带领当地百余户门巴族向传说中的圣地白马岗(今西藏自治区墨脱)迁徙。途经扎目村时与追兵遭遇,率众顽强抵抗,经激战砍死敌军官,杀退追
见“耶律淳”(1304页)。
见“广宁府路”(133页)。
见“萧观音”(19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