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博硕克图济农

博硕克图济农

(1565—1624或1626)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济农(亲王)。汉文史籍译作卜失兔、卜失兔阿不害等。孛儿只斤氏。※吉能孙,※布延巴图尔鸿台吉长子。隆庆六年(1572),受明封千户。万历元年(1573),父卒,袭都督同知。五年,被立为济农,得到叔父切尽黄台吉辅佐。驻牧于黄河河套及以西地区,与明朝互市于红山(在今陕西榆林县北10里)、清水营(在今甘肃灵武县东80里)。万历十二年(1584)前,与明朝关系尚好。其后因明朝封赏不均,遂起兵端。十五年(1587),不顾其母太虎罕同(虎来罕同)再三劝阻,与明军两次开战,本人受伤,爱女被俘,人畜损失惨重。二十年(1592),与庄秃赖等率兵赴宁夏助副总兵哱拜(蒙古族)反明,被总兵李如松(朝鲜族)击败。二十四年(1596),用兵于西图伯特(西藏西北部),控制沙喇卫郭尔(即撒里畏兀儿,今裕固族)。时该部已分为42枝,各自为雄,济农已不能节制诸枝。本人笃信佛教,用宝石金银装饰《甘珠尔经》,修造释迦牟尼金佛,尊迈达哩呼图克图为“大慈诺们汗”,获“转金轮匝噶喇斡尔第彻辰济农汗”的尊号。

猜你喜欢

  • 外剌

    即“斡亦剌”(2425页)。

  • 斡鲁补

    即“完颜宗望”(1157页)。

  • 回回文字

    参见“亦思替非文字”(875页)。

  • 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七世

    1903—1932清末民国初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名佚。生于西宁曲嘎地方。光绪二十八年(1902),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六世圆寂后,由西宁办事大臣会同达赖喇嘛在青海塔尔寺经金瓶掣签选定为转世灵童,是为

  • 勾践

    ?—前465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父卒,继位。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大败吴军,吴王阖闾负伤身亡。二十六年(前494)春,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败越于夫椒(今江苏吴县

  • 哲理也台

    元书法家,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回回人。先世本西域人。入中原后,寓居吴中。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进士,善书法。

  • 刘平伏

    西魏起义首领。又作刘平。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原为稽胡帅,后附西魏,官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刺史。大统七年(541)三月,举兵反魏,据上郡(治今陕西韩城县南)。不久,为大都督于谨所败

  • 仰华寺

    明代青海第一座黄教寺院。亦称察卜齐雅勒庙。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为迎请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传教于蒙古,于万历二年(1574)命其子丙兔(炳图伊勒登)在青海察卜齐雅勒(亦译恰卜恰,今称共和)

  • 白土城

    古城名。俗称丹阳城。位于今青海民和县南部。因其墙上长满苔藓,远望呈黑色,故又名黑城。东汉安帝(106—125在位)时置,属金城郡。后废。西晋复置。北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寒(一作塞)于白土,即此处。古城

  • 必招

    元代云南元江府(罗匐甸,又名罗槃甸)土官。哈尼族。据险恃强,屡逆朝命。至元十二年(1275)冬,率罗匐甸哈尼族公开反抗元军。元军征之,至罗匐甸,围城数日,城下,元江以西哈尼诸部归顺。次年正月,他亦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