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元

北元

史学界对元室北迁后的称呼。始见于郑麟趾(1359—1468)著《高丽史·恭愍王世家》(1451年成书),沿用至今。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明将徐达、常遇春(回族)等北取中原,会师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顺帝)※妥懽帖睦尔率元室北走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元亡明兴,但惠宗及其后嗣在中国北方仍自称“大元”,故史称北元。洪武二年(1369),上都被常遇春攻克,惠宗退守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拟依辽东的太尉纳哈出、陕甘地区的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等所率数十万蒙古军恢复对全中国的统治。三年,惠宗卒,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称必力克图汗,于翌年改年号宣光,屡拒明太祖的招降。同年,应昌失守,退居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与扩廓帖木儿会合。五年(宣光二年,1372),在和林附近击败徐达的明军中路,驱骑南下,占据兴和(今河北张北)等地。十一年(宣光八年,1378),爱猷识理达腊卒,弟※脱古思帖木儿继位,称乌萨哈尔汗。次年改年号天元,仍以恢复元朝自任,与明军屡战失利。二十一年(天元九年,1388),被明将蓝玉(回族)等大败于捕鱼儿海(今贝尔湖),突围后复被蒙古别部首领※也速迭儿(阿里不哥后裔)捕杀。此后,北元势衰,大汗权威低落,异宗领主崛起,权臣擅政,操废立生杀之权,其中以西蒙古瓦剌的势力最强,伺机与大汗分庭抗礼。二十二年,脱古思帖木儿子恩克卓里克图继位,在位四年卒,无嗣,其弟额勒伯克于二十六年(1393)继位。该汗重用瓦剌佞臣浩海达裕,致兄弟相残,建文元年(1399)被瓦剌大领主乌格齐哈什哈所杀。二年,其长子坤帖木儿继位。四年,被杀,无嗣,非元裔的鬼力赤称汗,史称“篡立”。自此,明人称东蒙古为“鞑靼”,称西蒙古为“瓦剌”。此后,瓦剌的也先、鞑靼的达延汗和俺答汗等仍自称“大元”,蒙文史书亦称明代蒙古汗统为“大元”,故史界或将其下限划至明末后金征服察哈尔部为止。因蒙汉文及波斯文史料对北元前期诸汗世系记载不一,尚待进一步研究。附:北元诸汗世系

(图表见下页)

附:北元诸汗世系

猜你喜欢

  • 饮膳正要

    书名。元回回人(一说为蒙古人)忽思慧撰。3卷。成书于天历三年(1330)。作者在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任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诸事宜。集诸家本草、名医方和宫廷日常所进奇珍异馔

  • 哲布尊阿旺垂济尼玛丹彬旺舒克

    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八世”(1861页)。

  • 蒙古周刊

    蒙古各盟旗驻南京办事处所办刊物。1930年10月10日创刊。铅印,16开,蒙汉合璧。社址在南京花牌楼太平街56号。办事处成立后,曾发行《蒙文报告》,每周一期,不久改为旬刊,自第37期起改为周刊,不出售

  • 钦叉

    即“钦察”①(1667页)。

  • 多铎

    1614—1649清初宗室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母兄弟。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父卒,年13,领15牛录,参与立皇太极为汗。为正白旗旗主贝勒。天

  • 聂耳国

    见“儋耳国”(2516页)。

  • 步迦可汗

    见“达头可汗”(731页)。

  • 邓都笃青

    清康区高日地方土司。藏族。察木多人。宣统元年(1909),赵尔丰率兵剿昂翁降白仁青,途经该处,以其愚碌无知,在任18年余,并未请袭,除向民间收粮派差外,向居杂渠卡,从未到过高日地方,公事民事一概不问,

  • 陆荣廷

    1859—1928桂系军阀。原名亚宋,字干卿。广西武缘县宁武乡人。壮族(一说汉族)。出身贫寒,早年投身会党,后被举为首领,聚游勇活动于龙州一带。中法战争爆发后,率众投奔唐景崧参加抗击法国侵略军。中法停

  • 会章

    清宗室、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理藩院尚书※延煦之子。光绪二年(1876)进士,累官理藩院侍郎。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维新失败后,在朝汉官罹法网者众。其秉公直谏,独奏论刑狱贵持其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