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
唐代佛教高僧。葱岭北何国人。姓何。幼年出家,誓志游方。贞观二十年(646)抵西凉府,后至江淮。高宗龙朔(661—663)初年,隶名山阳龙兴寺,渐露神异。寻率弟子慧俨至临淮,建立伽蓝。中宗景龙二年(708),奉召进宫做道场,深得宠遇。越2年病卒。
唐代佛教高僧。葱岭北何国人。姓何。幼年出家,誓志游方。贞观二十年(646)抵西凉府,后至江淮。高宗龙朔(661—663)初年,隶名山阳龙兴寺,渐露神异。寻率弟子慧俨至临淮,建立伽蓝。中宗景龙二年(708),奉召进宫做道场,深得宠遇。越2年病卒。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德宏等地傣族土司辖区内的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区或乡,大小不一,小的辖四五寨,大的10余寨。设㽘头一人,负责下达土司命令和各种粮款差役的摊派,并有权处理辖区内公共事务。由
?—1009宋代云南大理国第六世国王。白族。大理人。段素顺子。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父卒,继王位。翌年改年号广明。其后,又先后改元明应、明圣、明德(一作明统,诸书不一)、明治。至道元年(995),
古代中原人对北方几个少数民族的统称。《逸周书·明堂》载西周有“五狄”。《周礼·夏官·职方》郑玄注引《尔雅》亦有“五狄”。上述二书未指出五狄名称。《白虎通·礼乐》称“北方为五狄”,则泛指北方各族。《礼记
即“伏尤亥玛发”(798页)。
旧时满族萨满教祭祀活动。各姓以祭神为至重,凡富贵、士宦之家皆供奉神板。其制一般长1.5尺,宽1.8尺,通常于室内西墙和北墙上各供一块,所供之神有观世音菩萨、伏魔大帝、土地神、灶君等,有位无像。板上有满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管辖下。意为“新城”。清《西域水道记》等作阳巴勒噶逊。“巴勒噶逊”为准噶尔语,即“八里”,“城”之意。遗址在今新疆玛纳斯县西,玛纳斯河东里许处
参见“哈拉吉”(1634页)。
明代羌族部落。主要分布在今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县黑虎乡一带。正统九年(1444),攻围椒园、松溪等堡,其首领多儿太被杀。成化九年(1473),首领夜含等攻破关堡;按察使龚璲统兵破20余寨,降数千人,乃编
见“乞合都”(123页)。
元朝地方官署名。世祖至元九年(1272)定都大都后,和林成为元朝治下的地方行政区划,立和林转运司。约至元十九年,改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军民、城郭、工局、仓廪、屯田、驿站等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