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傣族家奴制度

傣族家奴制度

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有关家奴的规定:(1)凡负债者、盗窃者、诈骗者、身体不健康,劳动懒惰者、有罪行未解脱者,均不得接受为家奴。(2)大官员、头人的家奴,其居于农村的父母去世时,只能继承应得的一份财产。(3)大官员、头人的家奴在农村结婚,所生子女,交妻子抚养,不为奴,其在农村的家属和一般农民同样负担赋役。家奴死后,主人不得以其妻子为奴。(4)甲家男奴与乙家女奴一同逃跑,男奴主人应赔偿身价一半银币600元给女奴的主人。如男奴主人把女奴找回,只赔二分之一(300元)。如把两人都找回,就把女奴卖给男奴的主人(1200元),倘男奴的主人不接受,或两个家奴均未找回,则男奴的主人须遣一人到女奴主人家为奴。(5)如他人家奴跑到家里来,户主如不举告或不通知其主人,以盗窃论处,按家奴身价加倍处罚(2400元)。若已通知家奴主人,适逢家奴病死,则由户主埋葬,不再赔身价;若家奴在主人家自杀或偷跑,户主应按价赔偿。

猜你喜欢

  • 贵阳府志

    书名。清周作楫修,萧琯、邹汉勋纂。88卷。成书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卷首有贺长龄、乔用迁、翁同书、周作楫等人作序四篇。内容包括大事记、沿革表、职官表、选举表、疆里图记、山水图记、山水副记、城郭图

  • 丁景鸿

    清初书画家、诗人。字弋云,号鹫峰。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回族。清初著名诗人“西泠十子”之一丁澎堂兄。顺治五年(1648)举于乡,终身不仕。与堂弟丁澎、丁滢均少负才名,又居住仁和之盐桥,有“盐桥三丁”

  • 锁咬儿哈的迷失

    ?—1321元朝大臣。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畏兀儿人,一说哈密里(今新疆哈密县)人。辽阳行省参知政事※迭里威失之子。12岁为硕德八剌(英宗)潜邸宿卫,掌服御诸物。延祐七年(1320),英宗

  • 佛诞日

    契丹民族节日。一作悉达太子生辰。随着契丹民族强大,领土延展,佛教在境内广泛传播,以致几代皇帝佞佛,每年四月八日(一作二月八日)举行迎佛,庆佛生日。是时,京府及诸州,各用木雕悉达太子(即释迦牟尼)像1尊

  • 完颜习古迺

    金将领。亦作实古迺、石古乃、习古乃。女真族。完颜氏。辽天庆四年(1114),与蜀王银术可使辽索逃人阿疏,还,言辽政腐败,可取,阿骨打始决意起兵伐辽。太祖天辅六年(1122),辽萧妃自古北口出奔,奉命追

  • 孛罗城

    见“普剌”(2289页)。

  • 汪笑侬

    1853—1918清末剧作家和表演家。原名德克俊,号仰天。举人。累官知县,旋被参革。光绪时,有感于戊戌变法失败和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编剧《哭祖庙》,抒发爱国热情。另改编和创作多种京剧剧目。

  • 牛站

    蒙古国和元代驿站的一种。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牛站为陆站之一种。站户以牛运载使者和货物。据《元史·兵志四·站赤》,除中书省新辖腹里等路专设牛站二处外,诸行省之陆站亦多配置牛只以供使役,共有驿牛近万只。参

  • 云岩卧佛

    云南保山城北15公里处云岩山下的卧佛石雕像。相传为傣族于唐开元四年(716)所建,以石洞为主殿,前后两院三殿,洞宽数丈。外洞有一卧佛,长3丈,洞中塑有500罗汉像,雕塑艺术精湛。每年佛会,德宏境内的傣

  • 多伦诺尔

    ①湖泊名。共有7小湖,汉名七星潭。蒙古语称“七”为“多伦”,称“湖”为“诺尔”,故名。一作多伦泊。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岸。 ②厅名。元上都路故地。明为开平卫。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