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苴义
即“段义”(1691页)。
即“段义”(1691页)。
清代西藏志书。以记载西藏地区为主兼及甘、青、川藏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袁昶以写本刊入《渐西村舍丛书》。始渐流传。原书不著撰者姓名及成书年代。据考著者为※和瑛(?—1821) (一说作者为松筠
365—415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君。河西鲜卑人。秃发氏。※秃发利鹿孤弟。自少机敏有才略,为父兄所器重。南凉太初三年(399),受命镇西平(今青海西宁市)。秃发利鹿孤即位后,主军国大事。建和元年(400)
明代西北卫所名。洪武四年(1371)正月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属河州(今甘肃临夏)卫。时何锁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下置千户所8,此即其一。
?—780唐朝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氏。后突厥可汗※默啜孙。墨特勤※阿史那逾输之子。开元四年(716)率众投唐,授左金吾大将军、酒泉郡太守、河西节度副使。肃宗时赐姓史,官至右神武将军,封颍国公。建中元年(
?—555?南北朝时期柔然君主。郁久闾氏。※阿那瓌子。其女邻和公主适高欢第九子高湛。北齐天保三年(552),阿那瓌为突厥所破,自杀,部落四散,遂率众投归北齐。柔然散乱,数易其主,先后立铁伐(豆仑孙)、
明代藏区官署名。洪武七年(1374)七月,由卫指挥使司升置,辖地范围仍旧,即今甘、青、川广大藏区。按明初建置例,设都指挥使2员、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员,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员,正三品。因地处边疆少数民
见“仇由”(320页)。
见“东钁里”(513页)。
清咸同年间贵州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黎平县六洞人。侗族。咸丰五年(1855),响应姜映芳起义和白莲教黄号军,率六洞人民起义,反抗清政府的横征暴敛。七年(1857),拥众万余人,攻占永从县城(今分属黎平
哈尼族他称。自称哈泥(哈尼)。元明清文献中先后称窝泥、斡泥、禾尼、和泥、倭尼等。皆“哈尼”的同音异写。天启《滇志》:窝泥,或曰斡泥。阿迷州称河泥,临安郡属蒙自县的江外及左能寨、思沱、溪处、落恐诸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