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柱

伊柱

?—1768

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萨克达氏。自佐领迁索伦总管。乾隆二十四年(1759),从将军兆惠征小和卓霍集占,迫敌弃叶尔羌(今新疆莎车)远逃。继随副将军富德破敌于巴达克山。寻巴达克山汗素勒坦沙斩献霍集占首,回部平。奉命驻喀什噶尔(今喀什),引导降众,疏渠灌溉,伐木作屋,于伊犁屯田,以功迁镶蓝旗蒙古副都统。三十二年(1767),随将军明瑞征缅甸。次年,卒于军,赠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猜你喜欢

  • 南坡之变

    元英宗时的一次政变。延祐七年(1300),元仁宗死后,其子硕德八剌即帝位,是为英宗。至治二年(1322),权臣铁木迭儿与答己太后相继病死,英宗起用拜住为中书右丞相,锐意施行新政,推行汉法。为此遭到蒙古

  • 龙凤佑那

    即“龙佑那”(496页)。

  • 畲语

    我国部分畲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畲语支。畬族分布于中国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区,1990年人口普查约有63万。但使用畲语的仅有1000多人,分布于广东莲花山区的海丰、惠东和

  • 通远铺

    元朝传送公文之邮驿急递铺的称谓之一。世祖至元九年(1272),采纳左补阙祖立福谏,以“诸路急递铺名,不合人情。急者急速也,国家设官署名字,必须吉祥者为美”,一度更名通远铺,后复名急递铺。参见“急递铺”

  • 杜洛周

    ?—528亦作吐斤洛周。北魏末上谷地区起义首领。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西北)民。敕勒人,或谓原为独孤浑氏。六镇起义失败后,与其他兵民被安置于河北就食,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遂于孝昌元年(525)八月,聚众

  • 雁门集

    书名。元代回回人※萨都剌撰。14卷,诗余1卷,附录4卷。由其远孙萨龙光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重新编刊。内容多写自然景色、讴歌山川壮美之作,亦有咏史怀古、反映民间疾苦及揭露、讽刺、谴责社会矛盾的篇章

  • 迎辉馆

    馆舍名。党项首领、西平王李德明与宋修好,于宋景德四年(1007)为迎接宋使而在夏州(今属陕西靖边)设馆。见“承恩馆”(1560页)。

  • 雅隆觉阿王系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五世孙赤琼前往雅隆(今西藏山南)秦昂达则城,繁衍生息,发展势力。传至其孙玉赞时,逐以雅隆为政治中心,据地称王,史称雅觉阿王系。入元后,王族中成员或投元附萨迦派,或依附帕竹主巴势力

  • 西强城

    古城名。《旧唐书·地理志》作马牧城。因在西强山,故名。故址在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边境之西倾山。东晋末年吐谷浑王阿柴所筑,由其从子西强公吐谷浑敕来泥驻守。唐武德二年(619),置叠州,领合川、乐川、叠川

  • 睿陵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墓。天辅七年(1123)八月戊申,阿骨打死,同年九月乙卯,葬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宫城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天会十三年(1135)二月辛酉,改葬和陵,位于上京之南的安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