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什长

什长

即10户或10人之长。古代兵制10人为什,户籍10家为什,曾是北方游牧民族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首领。匈奴、女真、蒙古等皆设之。匈奴在万骑长下各置千长(千骑长)、百长(百骑长)、什长(十骑长)等。所有及龄壮丁均编为骑兵,氏族首长则被任命为什、百、千长。后游牧民族多沿之。女真设有什夫长、百夫长、千夫长等。蒙古成吉思汗建立千户制,以万、千、百、十户为军政单位。《元史·兵志》:“其法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众寡,尽佥为兵,十人为一牌,设牌头”又称什长。明代,在准噶尔等地区,鄂拓克官员中有“阿尔班尼阿哈”,汉语“十户长”之意,为辅佐“收楞额”办理鄂拓克事务的最下级官员。至清朝,在蒙古地区建立盟旗制度后,管理一般旗务官员中有“达鲁噶”,也称十户长或什长。战时为10人之长,指挥兵丁;平时负责维持10户内治安及执行其他法令、调查户籍等事务。无官吏待遇,由佐领从兵丁中选有信誉之人任命后,报札萨克备案。满语称※“壮大”(887页)。

猜你喜欢

  • 石抹仲温

    ?—1219金朝末期将领。本名老斡。契丹族。懿州胡土虎猛安人。早年为护卫十人长、太子仆正。迁同知武宁军节度使事、宿直将军、器物局使。以造马鞍亏缺,章宗宽赦其罪,改左卫将军,迁左副点检。明昌五年(119

  • 塔海帖木儿

    元朝将领。塔塔儿氏。拜答儿子。初随军攻宋,降嘉定,围重庆,败宋将张珏。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率拔都鲁军(勇武敢死军)200人破宋军于白水江,升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后以前锋从征亦奚不薛、都掌蛮,皆

  • 马安礼

    近代伊斯兰学者、翻译家。字敬斋、号率真子。云南师宗县(今属泸西县)人。回族。生于书香世家,幼年从父就读,勤学好问,聪颖过人。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道光三十年(1850)前后,受业于经学大师马复初

  • 回拔

    见“回跋部”(782页) ②见“辉发部”(2200页)。

  • 滹南遗老集

    书名。金※王若虚撰。45卷。若虚仕金累官翰林直学士。金亡,微服归里,以家在滹沱河南,自称滹南遗老,以名集。集中有五经辨惑2卷、《论语》辨惑5卷、《孟子》辨惑1卷、《史记》辨惑11卷、诸史辨惑2卷、《新

  • 曲米森谷大屠杀

    英军侵藏屠杀藏军事件。曲米森谷位于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第三峰下。光绪三十年(1904),西藏官员赖丁代本率千余名藏军于此驻守以御英侵略军,并坚持西藏地方政府提出的英军必须撤回亚东边境,双方始可谈判的要求

  • 吉勒塔布

    ?—1697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李佳氏。初任侍卫兼前锋参领。康熙十一年(1672),擢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十三年,耿精忠叛,受命率军赴援浙江,听将军拉哈达调遣。后随宁海将军傅喇塔进师台州,初战获胜。

  • 帕木竹巴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简称帕万户、帕竹万户,《元史》作伯木古鲁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与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派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在乌

  • 抚水蛮

    宋代对抚水州诸少数民族之泛称。抚水州,唐时隶黔南,辖抚水、京水、多逢、古劳(今贵州三都、广西环江一带)四县。居民有区、廖、潘、吴、蒙诸姓。蒙姓为酋长,据有上、中、下三房及北遐一镇。其余四姓为平民,以种

  • 回回丧葬法

    丧葬制度。行土葬。提倡速葬、薄葬。人死后,最多不能超过三天即埋葬。以早亡当晚葬,晚亡次晨葬为好。主张就地埋葬,俗谓“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回回”。当病人危亡时,请阿訇念“讨白”(忏悔词),死后将亡人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