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孝慎

乌孝慎

渤海王国官员。一作马孝慎。仕于大彝震、大虔晃二世。唐大中十二年(858),官政堂省左允。三次出使日本。唐会昌元年(日本承和八年,841),随政堂省左允贺福延首次使日,任判官。唐大中二年(日嘉祥元年,848),随永宁县丞王文矩第二次聘日,任副使。两次使日,皆为大彝震所遣。大中十一年,虔晃继位,次年(日本天安二年,858)冬,以政堂省左允任访日大使,率104人前往。唐大中十三年(日本贞观元年,859)正月,在日能登国珠洲郡登陆。时值刚继位的清和天皇守丧,不允孝慎等进京城,被安置于加贺。三月,日天皇派大内记安倍等2人为领客使赴加贺接待。五月,向日呈虔晃致日天皇书和信物等,又自另送日皇土产。六月,日皇报答书及回赠,太政官复中台省牒。七月,自加贺返归。此次聘日,将唐《长庆宣明历经》传入日本,日使用此历达800年之久,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 合里合军

    金末兵种之一。由流亡者组成。以归附者人数过多,选其骑射优者为忠孝军,次者别为一军,令习武艺,经考试合格再补入忠孝军。此即忠孝军的预备队。天兴二年(1233),金哀宗自汴梁(今河南开封)再迁归德(今河南

  • 旭特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旭特为※伯德部下之一石烈。

  • 海外

    古代对古九州以外地区的泛称。《诗经·商颂·长发》:“相士烈烈,海外有截。”刘向《说苑·辨物篇》:“八方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天子处中州,而制八方耳。”先秦文籍《山海经》亦用《海外北经》等记载中原

  • 东胜卫故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洪武四年(1371),以元东胜州改置东胜卫。二十五年(1392),分为东胜左、中、右、前、后5卫。次年取消中、前、后3卫,只保留左右2卫。永乐元年(1403)废弃。正统年间(143

  • 门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多数自称“门巴”,另有“主巴”、“勒波”、“学增”、“达巴”、“舍杜本”等带地域概念的称呼。该族源于古门隅土著居民立、丘、皮修木、那木修等众多部落及叶邦人、荣普人、布热白人、莫巴陇巴

  • 土司

    元、明、清时期对朝廷任命西南、西北及湖广等地的民族首领为地方各级官职的统称。职名有宣慰、宣抚、安抚、招讨、长官诸司及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尊卑品秩,各有差等。一经授职,均为世袭,但“袭替必奉朝命,

  • 安清

    东汉佛教译经师。字世高。原为西域安息国王太子。西域旅人呼为安侯。因厌弃世俗生治,嗣王位后让国于叔父沃拉加色斯二世,出家修道,遍游诸国。博通经藏,尤精阿昆昙学。讽持禅经,备尽其妙。桓帝建和二年(148,

  • 李彝敏

    ?—943党项羌族首领。本姓拓跋氏,五代后唐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弟。时任绥州刺史,天成元年(926)参与讨定绥、银二州军乱。后晋天福八年(943)七月,与夏州衙内都指挥使拓跋崇斌等相结作乱,谋袭州城

  • 忽失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所设※忽石门卫同作哈实玛卫。

  • 斡离不

    即“完颜宗望”(1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