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丛会

丛会

①解放前云南省金平、屏边等县瑶族村寨一种社会活动形式,即村民代表会议。通常每年举行一次(也有一些“红头瑶”村寨举行多次)。如屏边的“蓝靛瑶”于每年二月二日举行一次,持续3天,全寨每户派一名男子参加,男子不在也可派妇女出席(“红头瑶”村寨只限男子参加),会上拟定和通过本年村寨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共同遵守的社约,选出本年度负责村寨行政事务(称“邓晒”)和宗教事务(称“邓下州”)的公职人员,协助“寨老”管理村寨。每举行会议的同时都举行聚餐,故又称“吃丛”。会议的第三天通常还进行集体狩猎。 ②参见“议榔”(614页)。

猜你喜欢

  • 佛阿拉

    地名。又作费阿拉。满语音译,“佛”意为“旧”,“阿拉”意为“平岗”,合译为“旧平岗”。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东南二道河村南山岗。辖境东临鸡鸣山,南界哈尔萨山,西达烟筒山接连凤凰岭。明万历十五年

  • 袅罗个没里

    见“潢河”(2464页)。

  • 兀的改

    金代女真的一支。又译乌底改、兀的哥。一说来源于黑水靺鞨※窟说部,辽代称兀惹或乌惹。是金代地处最东北边的女真部落,分布在今黑龙江下游山林地区(一说还散居在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森林地区)。元代兀者(吾者

  • 刘劢

    ?—318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王子。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聪子,刘粲弟。嘉平二年(312),封齐王。又拜卫大将军。建元二年(316),被郭猗、靳准诬陷与皇太弟刘乂共谋作乱。麟嘉三年(3

  • 弩尔哈奇

    见“努尔哈赤”(1262页)。

  • 皇都

    契丹国国都。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位于狼河(今乌尔吉木伦河)与南沙河(今沙里河)之间。为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创业之地。其地“负山抱海(河),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辽史》

  • 元武宗

    见“海山”(1935页)。

  • 于阗

    ①西域古国名。又作于寘、瞿萨旦那、屈旦,屈丹等。王治西城(今新疆和田)。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300,口19300,兵2400。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骑君、东西城长、译长各

  • 䐜弓

    唐代南诏国特产。《云南志》载:野桑木,永昌府(治今云南保山市)以西诸山谷有之,生于石缝中。及长至时月,择可作弓材者,先截其上,然后中割之,两向屈令至地,候木定性,断取为弓。不施筋(或作胶)漆,而劲利过

  • 古族名。又称僰人。秦以前主要分布在以僰道(治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为中心的今川南和滇东北一带。曾建有僰侯国(僰国)。秦通※五尺道及西汉通西南夷道,皆起自僰道。其地汉时属犍为郡。南朝梁时,属戎州。秦汉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