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区革命

三区革命

新疆北部诸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为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剥削所致。1944年3月,国民党政府向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族牧民强征军马一万匹,引起群众强烈不满。9月,尼勒克县牧民首先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县城。不久,伊宁市起而响应,11月中旬成立临时革命政府。翌年初,改组了临时政府,使革命得以沿着正确方向前进。4月,组织民族军,展开英勇武装斗争,建立三区革命根据地。国民党为挽救摇摇欲坠的统治,被迫提出“和平谈判”建议。10月,三区革命政府派以阿合买提江为首三人代表团至迪化(今乌鲁木齐),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进行谈判,经过反复斗争,历时8个月,于1946年1月至6月先后正式签订十一项“和平条款”和两个附文。6月18日改组新疆省政府,成立民族联合政府,阿合买提江等任副主席、副秘书长、保安副司令、教育厅长等职。不久,联合政府破裂,出现以玛纳斯河为界的武装对峙局面。自1947年秋,三区革命政府在阿合买提江等领导下,整顿内部,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开展对外贸易,减轻赋税,开办学校,建立图书馆、俱乐部、文工团等,取得显著成绩,使各族人民生活得到一定改善。1948年8月,成立各族人民统一战线组织一保卫新疆和平同盟,在宣传马列主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培养干部等方面均起了积极作用,为和平解放新疆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和组织基础。1949年9月,其领导人应共产党邀请,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久,新疆和平解放。12月,民族军至乌鲁木齐,和人民解放军胜利会师,并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随后成立新疆省人民政府。三区革命是在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胜利配合下进行的,得到中国共产党人关注和支持,也得到前苏联声援,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一部分。参加起义的有维、哈、柯、蒙、汉、锡伯等十来个民族。有力地支持了全国人民解放战争,为新疆和平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 龙江

    即“黑龙江”(2227页)。

  • 化瑶局

    国民党统治时期在粤北瑶区设立的统治机构。民国十六年(1927)根据广东省政府“开化黎瑶民族案”在粤北连阳设置。其措施主要有:建立警察保安队、人事评判所、辟路局和开设储蓄银行、土特产交易所及识字班学校等

  • 里甲

    明朝州县统治的基层组织。以110户为1里,里分10甲。后转为明三大徭役(里甲、均徭、杂泛)名称之一。参见“里甲制度”(1081页)。

  • 红头屿

    即“谈马颜”(1956页)。

  • 敌鲁

    ①见“耶律敌鲁”(1318页)。 ②见“耶律的禄”(1315页)。

  • 卡地喀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卡地喀哇寺、喀的喀寺、卡地沟寺,清代汉文文献称静宁寺。“卡地喀”,藏语意为“乌鸦嘴”。在青海民和县。宗喀巴弟子索南桑布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建。为民和县内格鲁派较大寺院之

  • 勐捧土便委

    清代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明洪武至永乐间(1368—1424),宣慰使司刀暹答曾命奢陇法食邑于此。永乐十一年(1413),宣慰使刀更孟以勐捧为其子刀霸供之食邑。十九年(1421),析车里为二,

  • 喇嘛库伦

    见“承化寺”(1560页)。

  • 扶桑馆

    北魏在都城洛阳专门接待东方诸族归附者之所。为四馆之一。馆因地而名,扶桑在东,日所出,《山海经》谓“大荒之中,旸谷上有扶桑,日所出也”,以扶桑泛指东方,故以此名之。位于宣阳门外永桥南,御道东。凡东方诸族

  • 乌兰布通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军的一次战役。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噶尔丹在※“乌尔会河之战”获胜后,乘势进军乌珠穆沁,威逼北京。清廷朝野震动,圣祖玄烨决计亲征,集兵于巴林,坐以待机。噶尔丹恃兵精将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