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郁
即萧昭业。南朝齐皇帝。公元493—494年在位。字元尚,小名法身。武帝文惠太子长子。太子卒,立为皇太孙。武帝死,即位,年号隆昌。肆意挥霍,赏赐动辄百数十万,库储钱数亿垂尽。时朝政大小皆取决于镇军大将军萧鸾。后疑鸾有异志,乃谋出鸾至西州,用事不复关咨。鸾虑事变,引兵入宫杀之,假太后令追废为郁林王。
即萧昭业。南朝齐皇帝。公元493—494年在位。字元尚,小名法身。武帝文惠太子长子。太子卒,立为皇太孙。武帝死,即位,年号隆昌。肆意挥霍,赏赐动辄百数十万,库储钱数亿垂尽。时朝政大小皆取决于镇军大将军萧鸾。后疑鸾有异志,乃谋出鸾至西州,用事不复关咨。鸾虑事变,引兵入宫杀之,假太后令追废为郁林王。
?—1888清满洲正黄旗人,张佳氏。初从胜保镇压捻军,升协领,旋擢副都统。同治元年(1862)率吉林、黑龙江马队赴皖攻捻。七年擢杭州将军。光绪元年(1875)调绥远城,历宁夏、江宁。十一年充御前侍卫,
在今河北霸州市。唐置。五代晋初地入契丹。周显德六年(959)世宗北伐,收复其地,“以益津关为霸州”。与瓦桥、淤口合称三关。
官名。(1)三国魏置。管理后宫门户宫女事务。有丞。晋沿置,隶光禄勋。南朝不置。(2)隋代乐官。为太常寺清商署长官,从八品下。大业三年(607)罢。
北宋时,渝州(治今重庆)一带少数民族豪酋,强制汉人投充客户,谓之纳身。有不从者杀之,没收其田产。这些豪酋与客户之间封建隶属关系甚强。
书名。作者不详。一卷。记述唐末群臣奏议招辑南诏事。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即“斡勒忠”。
简称《烟台条约》或《芝罘条约》,又称《滇案条约》或《中英会议条款》。英国借口马嘉理事件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光绪二年七月二十六日(1876.9.13)由北洋大臣李鸿章与英国公使威妥玛签于烟台。三
书名。明崇祯时题奏汇编。八卷。书名及传抄均出自清人之手,系整理后属应存者。卷帙浩繁,仅崇祯六年(1633)正月奏疏,已达十六册。原北京大学研究院整理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时发现并影印,商务印书馆出版。
西汉置。治今甘肃安西县西南。属敦煌郡。西晋元康五年(295)曾改隶晋昌郡。北周废入凉兴县。
晋陈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字延思。少好学,有文义。仕为郡督邮,检核精密,为一州之最。齐王冏起兵,拜驸马都尉,迁司马睿镇东行参军事。屡言祸乱由“浮竞驱驰”,“庄老倾惑”。朝士恶之,出为谯郡太守。太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