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志
书名。又名《北齐志》。隋王劭撰。十六卷,一作十七卷、二十卷。劭早年曾仕北齐,熟悉当朝史事。以北齐诸帝《起居注》为主,博采异闻,用编年体撰成。善于运用方言口语,叙述事件、人物,能忠于史实,务存直笔。一般史书每尽载帝王禅让的诏策敕令,本书亦能革除此弊。已佚。
书名。又名《北齐志》。隋王劭撰。十六卷,一作十七卷、二十卷。劭早年曾仕北齐,熟悉当朝史事。以北齐诸帝《起居注》为主,博采异闻,用编年体撰成。善于运用方言口语,叙述事件、人物,能忠于史实,务存直笔。一般史书每尽载帝王禅让的诏策敕令,本书亦能革除此弊。已佚。
?—1359元南阳穰县(今河南邓州东南)人,字谊叔。元统进士。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预修泰定、明宗、文宗三朝实录。至元四年(1338),升应奉翰林文字。至正二年(1342),拜监察御史,言事并举
古代中西交通所经主要道路之一。因经行今新疆北部,故名。有两道:(1)天山南麓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之间的一道。此道出玉门关,经车师前王庭、危须、焉耆至龟兹,又分两支道:一由龟兹西行,经姑墨、温宿,过拔达
明福建莆田人,字文中,号枝隐。万历时以善画授中书舍人。工山水、人物,尤长于白描神怪,笔端秀雅,得神宗称赏,并得如愿赴蜀中观赏山水。天启时因指斥时政,忤魏忠贤,遭逮削职。绘有《云峦秋色图》、《十六应真图
篇名。西晋裴頠著。旨在否定万物以无为本的理论。认为“济有者皆有也,虚无奚益于已有之群生哉”,并以“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
军事类书。清年羹尧辑。二十卷(又作十二卷、二十八卷),附图四百五十余幅。内容涉及军事地理、军事条例、通讯侦察、阵图营法、守城攻城、火攻水战、旗帜号令、火器诸说等多方面。其中十卷为记叙各种传统冷兵器和火
亦称七部伎。隋唐宫廷音乐。隋开皇初,按民族地区和外国国名分燕乐为七部,即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
官署名。唐武德九年(626)改原修文馆而置,隶门下省。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参议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之事。垂拱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神龙元年(705)避太子讳,改名昭文馆,开元七年(719)复旧
即“金华子”。
1611—1680明末清初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字景虞,号九烟、圃庵、而庵、笑仓道人。少育于湖南湘潭周氏。崇祯进士。官户部主事。入清后不仕,以授徒为生。工诗文,通音律,擅作戏曲。康熙间,拒应博学鸿词试
①古代户籍编制十家之长。《周礼·秋官·士师》:“掌乡合州、党、族、闾、比之联,与其民人之什伍。使之相安相受,以比追胥之事,以施刑罚庆赏。”《管子·立政》:“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②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