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鸣皋山

鸣皋山

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续资治通鉴》:南宋建炎二年(1128),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遇于鸣皋山下,夹伊水而军”,即此。鸣条之战 商汤灭夏之战役。夏朝末年,夏王桀生性暴虐,嗜酒好声色,即位后“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本纪》)。伐有施氏(在今山东滕州),得美女妹喜,甚得宠。聚敛百姓资财,建倾宫,修瑶台。民不堪其苦,常指太阳咒骂:“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书·汤誓》)。拒谏而诛杀大臣,任意伐灭诸侯,诸侯多叛夏。商汤在伊尹、仲虺的协助下,先后伐灭韦、顾、昆吾三个忠于桀之诸侯后,遂出兵征伐夏桀。夏商两军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今山西运城东北)会战前商汤举行誓师,誓词即《尚书》中的《汤誓》。交战后夏军即溃,桀败逃三朡(今山东定陶北)。商军追至三朡,桀逃奔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被擒流放而死,夏王朝遂被灭亡。

猜你喜欢

  • 陈过庭

    1071—1130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本名扬庭,字宾王。绍圣进士。任右司员外郎,使辽归,劝徽宗注意边备。后迁御史中丞,不附大臣,奏劾蔡京、王黼、朱勔等,并乞罢御前使唤及岁进花果,谪黄州安置。钦

  • 太子左右鹤禁卫率府

    官署名。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太子左、右监门率府置,职掌同。神龙元年(705)复旧称。

  • 钱澄之

    1612—1693明末清初安徽桐城人,初名秉澄,字幼光,改字饮光。明季诸生。黄道周弟子。弘光时,以马士英兴大狱,化名逃亡。隆武时授推官,永历三年(1649)改任庶吉士,次年授编修。两粤再失,披薙为僧,

  • 承智

    南诏大封民国文武帝隆舜年号。上承贞明。

  • 中男

    指未合承担常赋役之人,年龄因时而异。北魏时年十一至十四岁为中男。西魏时以十至十七岁为中男。北齐时复改为十六岁以上,十七岁以下为中男。隋十一岁以上,十七岁以下;唐初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天宝三载(74

  • 中央氏

    相传为上古帝王,在女娲氏之后。见《庄子·胠箧》。

  • 程卫

    西晋广平曲周(今河北曲周东北)人,字长玄。咸宁四年(278)司隶校尉刘毅辟为都官从事。旋以劾奏中护军羊琇犯法,名震远近,遂辟公府掾,迁尚书郎、侍御史。后补洛阳令,历安定、顿丘太守,卒于官。

  • 祾恩殿

    明陵中大殿。为祭陵之所。初名享殿,嘉靖十七年(1538)二月,世宗于天寿山祭陵时更名。其中以长陵最大,共正殿九间,左右配殿各十五间。

  • 王居正

    1087—1151宋扬州(今属江苏)人,字刚中。第进士。建炎间,以范宗尹荐,为太常博士。累迁起居郎。上疏论省费,以为凡非御寇备敌,皆可省置。素与秦桧善,桧入相,他疾其诡诈,言于高宗,因此得罪,出知婺州

  • 厉山氏

    即“神农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