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
骊一作郦或丽。在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南。周时为骊戎所居,故名。唐天宝元年(742)曾改名会昌山,七年又改名昭应山,但俗仍沿用故名。上有烽火楼,传为周幽王举烽火戏诸侯处。东北麓有秦始皇陵;西北麓有唐华清宫故址,内有温泉华清池。
骊一作郦或丽。在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南。周时为骊戎所居,故名。唐天宝元年(742)曾改名会昌山,七年又改名昭应山,但俗仍沿用故名。上有烽火楼,传为周幽王举烽火戏诸侯处。东北麓有秦始皇陵;西北麓有唐华清宫故址,内有温泉华清池。
古代历法中的一种反映太阳运动的天文表。以二十四节气为引数,列出各气内太阳的实际运动数,和平均运动数的差等各种有关数据。利用此表可以进行在从平朔改正到定朔时因太阳而产生的改正数。以《大衍历》二十四节气日
官名。清代派往新疆的驻扎大臣。伊犁将军和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下设,管理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等部游牧之事。此外,巴里坤、古城、库尔喀喇乌苏、阿克苏和英吉沙尔等城亦设,掌管各城军政要务,分别归乌鲁木齐
官署名。辽代置。掌辅导诸王学习经史,收藏管理诸王府典籍等事。设教授、伴读等职。
书名。清张廷玉等撰。三百三十二卷。目录四卷。为纪传体官修史书,其中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起自洪武元年(1368),迄于崇祯十七年(1644)。顺治二年(1645)设明史馆
明为雷波乡,清康熙初设长官司。雍正六年(1728)废土司,改置雷波卫。乾隆二十六年(1761)升为厅,隶叙州府。即今四川雷波县。
?—1150金太宗子。本名阿鲁。封原王。熙宗朝为右丞相兼侍中,进太保,领三省事。海陵王立,进太傅。被诬告谋反。天德二年(1150)被杀,太宗子孙株连致死者七十多人。
在今江苏南京市区秦淮河上。东晋、南朝时在朱雀航(今镇淮桥稍东秦淮河上)之左。西晋末,陈敏据建业(今南京),顾荣断浮桥,聚舟于南岸。陈敏率万余人至,无法渡河,顾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即此。渡因名焉。
①唐方镇名。浙江东道的简称。见“浙江东道”。②路名。南宋两浙东路的简称。见“两浙东路”。
1794—1864清顺天永清(今属河北)人,字鉴泉。道光进士。道光十五年(1835)外放,历官江苏、陕西、山东、山西等地。曾任扬州知府、署常镇通海道。十六年(1836)任陕西督粮道。后调山东按察使,迁
官名。俗称大军机、枢臣。清军机处主官。无定额,分用满、汉员,由大学士满、汉各一员为首领,称“领班军机大臣”。皆系兼差,仍保留原职的实缺。又因军机处为内廷之特设机构,官无专缺。故入值军机之员,亦称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