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寺
唐佛寺。隋开皇二年(582)建,初名灵感寺。唐武德四年(621)废。龙朔二年(662)改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会昌五年(845),武宗毁佛时又废。次年五月复立为护国寺,仍习称青龙寺。寺在长安城东新昌坊,地势高敞,可登临远眺。为唐佛教密宗重要传播之地。日僧空海、圆行、圆仁、惠远、圆珍、宗叡等“入唐八家”中之六家,均在此受法。
唐佛寺。隋开皇二年(582)建,初名灵感寺。唐武德四年(621)废。龙朔二年(662)改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会昌五年(845),武宗毁佛时又废。次年五月复立为护国寺,仍习称青龙寺。寺在长安城东新昌坊,地势高敞,可登临远眺。为唐佛教密宗重要传播之地。日僧空海、圆行、圆仁、惠远、圆珍、宗叡等“入唐八家”中之六家,均在此受法。
汞的隐名。道家炼丹,称汞为神胶。见“石药尔雅”。
战国秦国宫名。在今陕西宝鸡东,秦昭襄王母宣太后筑。
1818—1889清浙江鄞县人,字惟兖,号徽研。道光进士。同治三年(1864)起,历授光禄、太常、大理寺卿,充任湖北、山东、顺天乡试考官。六年任江苏学政。历迁左副都御史,工部、吏部侍郎,曾与礼部尚书恩
官名。即右司郎中。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右司郎中。
全称《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又称《度人上品妙经》。道教经书名。传为三国吴葛玄所书。六十一卷。内容叙述元始天尊开劫度人以及符术、教戒等。南朝宋陆修静曾据此制订道教科仪。《道藏》列此经为首部。参见“灵宝
?—1139金太祖子。本名讹鲁观。天会十四年(1136),为东京留守。天眷元年(1138)入朝,为尚书左丞相,加开府仪同三司,兼侍中,封陈王。与宗磐、挞懒结纳。次年,拜太保,领三省事,进封兖国王,以谋
?一前205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战国时齐国贵族。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后,与其兄田儋杀狄令,起兵反秦。儋自立为齐王。儋死后,立儋子市为王,自任相,平齐地。秦亡后,项羽更封市为胶
学官名。掌教授小学学生经义。十六国后赵置。北魏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立四门小学,置四门小学博士,亦称四门博士或小学博士。九品上。永平元年(508),大选儒生,以为小学博士,共四十人。北周设小学
仆(僕)清太仆寺之牧马场地。太仆寺左翼牧厂在张家口东北喀喇尼墩井,东西三十里,南北五十里。太仆寺右翼牧厂在张家口西北齐齐尔罕河,东西五十里,南北六十五里。皆官地,禁买卖、盗种。
书名。清末王仁俊辑录并考订。三册。分甲、乙、丙、丁、戊五录。就法人伯希和所得敦煌写本、拓本的影本、摹本,及其归国报告书,选择有关历史、地理、宗教、文学者石印,附以题跋而成。其中《沙州志》、《惠超五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