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

宋孝宗即位,锐意恢复。但自符离之战后,汤思退等执政,力主和议,边备尽弛。金军乘机渡淮南下,宋廷被迫议和。隆兴二年(1164)冬,和议成,主要条款为:一、宋帝正皇帝号,不再称臣,金、宋二帝以叔侄相称;二、改“岁贡”为“岁币”,银、绢各减五万,分别为二十万两匹;三、宋割商、秦地,两国地界恢复绍兴和议原状。次年,乾道元年和议成立,故宋人又称“乾道之盟”。

隆庆通宝

猜你喜欢

  • 安清

    即“安世高”。

  • 粟特

    一作粟弋、窣利、速利等。古国名。居于大泽。在葱岭之西,康居西北,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居民属伊朗语族。首都马拉坎达(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出好马、牛、羊、葡萄,大禾高丈余。其先,匈奴

  • 大清会典

    书名。简称《清会典》。清官修政书。康熙时初修,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各朝迭加续纂。有康熙二十九年(1690)成书一百六十二卷;雍正十一年(1733)成书二百五十卷;乾隆二十八年(1763)成书一百卷;

  • 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

    清政府与朝鲜政府订立的条约。光绪八年八月二十日(1882.10.1),由直隶总督、署北洋大臣李鸿章督同津海关道周馥等人,与朝鲜政府使节金宏集等签于天津。凡八条。主要内容:(1)开放海禁,两国商船听其驶

  • 董贤

    前23—前1西汉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人,字圣卿。因父任为太子舍人。哀帝悦其容貌,拜为黄门郎。旋迁驸马都尉侍中,十分宠爱,出则骖乘,入侍左右。父子兄弟皆居要职,僮仆皆受上赐。曾一次得哀帝赐田二千顷。后

  • 崤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分陕县东界于冶垆置,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东,取崤山为名。大业初废入熊耳县。义宁元年(617)复置。治硖石坞,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其后屡有移徙,唐贞观十四年(640)又移于硖石

  • 义寂

    919—987五代北宋浙江永嘉(治今浙江温州)人。僧人。本姓胡,字常照。幼出家。后入天台研习止观。因唐武宗会昌灭佛后天台宗典籍残缺,曾劝吴越王遣使高丽、日本求取教典。居螺溪道场阐扬天台宗教义,天台宗由

  • 崔休

    472—523北魏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孝文帝纳其妹为嫔,以为尚书主客郎。孝文帝南下时,任尚书左丞。转长史,兼给事黄门侍郎。历吏部郎中,幽州、青州刺史,以爱才政清为人称道。又转殿中尚书,以久

  • 两司马

    官名。(1)《周礼》夏官之属。军制二十五人为两,长官为两司马,中士爵。(2)太平天国军队及地方职官。军队基层编制,每卒长辖四两,每两设两司马一人,辖五个伍长、二十个伍卒。官阶以东、西、南、北编营系衔,

  • 宗懔

    南朝时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东北)人,字元懔。少聪敏过人,读书昼夜不倦,凡语皆引古事,乡里因呼为“童子学士”。梁武帝普通六年(525),举秀才。中大同二年(547),任湘东王萧绎府记室。尝奉命作《龙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