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耶律大石皇后。康国十年(1143)大石病死,奉遗命执国政,称感天皇后,改年号咸清。七年后还政于子夷列(仁宗)。
仆(僕)唐时北庭回鹘首领,出自仆固部。于大中年间往附因收复吐蕃所侵诸州而授沙州节度使之张义潮。时吐蕃论恐热大掠鄯、廓等八州,乃率部徙居北庭一带。咸通七年(866)破吐蕃,斩论恐热,克北庭、轮台、清镇诸
?—前376战国时越国国君。越王朱勾子。公元前411—前376年在位。越王翳三十三年(前379)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后被太子诸咎所杀。
142—189东汉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南)人,字兴祖。以祖荫拜郎中,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党锢事起,遭禁锢十余年。及党禁弛解,历任庐江、南阳太守,以镇压境内黄巾军及江夏赵慈兵变显名。中平六年(189),灵
清雍正七年(1729)置。治今贵州榕江县。属黎平府。辖境相当今榕江县地。1913年改置榕江县。
本桑植宣慰司地,清雍正四年(1726)改流置厅,七年降为县,分慈利县安福所地益之,属永顺府。治安福所城(今湖南桑植县)。乾隆初复增上峒、下峒、茅冈三土司地。
1247—1318又译拉施特、剌失德丁、拉施特哀丁。伊利汗国宰相。*《史集》的主编者。生于哈马丹城(在今伊朗)。一说祖先为犹太人。一说祖父为波斯名医。1298—1316年,任合赞汗、完者都汗两朝宰相。
汉代徭役制度。百姓至所在郡县以外服役称为外徭。《汉书·沟洫志》:“治河卒非受平贾者,为著外徭六月。”在京师任卫士,或在边境充戍卒,均称外徭。
翰林院的别称。明洪武时建翰林院,额曰“词林”,故名。
官办企业。矿址在湖北大冶一带。清光绪十七年(1891)张之洞为供应汉阳铁厂用煤而创办。投资近五十万两。使用机器采掘。十九年因积水过多,被迫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