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陕蜀行省

猜你喜欢

  • 熊昙朗

    ?—560南朝陈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世为郡中著姓。侯景乱梁时,纠集少年,据丰城为栅。元帝命为巴山太守。在任依仗兵力,劫掠邻县,缚卖居民。且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绍泰二年(556),以南川豪帅,随例除

  • 掖县

    掖一作夜。本春秋莱国地,战国齐夜邑,西汉置县。因掖水为名。治今山东莱州市。为东莱郡治。东汉为侯国,属东莱郡。《后汉书·欧阳歙传》:建武九年(33)“更封夜侯”,即此。西晋为东莱国治。北魏为东莱郡及光州

  • 隶农

    春秋时的一种农业奴隶。《国语·晋语一》:“其犹隶农也,虽获沃田而勤易之,将不克飨,为人而已。”韦昭注:“隶,今之徒也。”

  • 罗平

    唐时裘甫年号(860)。

  • 飞洒

    亦称飞走、洒派、飞派、活晒。明代富家巨室逃避徭役之手段。明制,凡民田二十亩以下,不得编佥徭役。巨室购置田产,遇攒造黄册时,贿通里胥书手,将应纳米粮数析分合、勺,分洒于百户之内。积合、勺成升,积升成斗,

  • 上甲

    科举考试用语。金代进士取中后分三甲,称为上甲、中甲、下甲,作为进士的不同等级。女直进士科取中的进士亦分此三甲。上、中、下三甲的授官各不同。

  • 悦般州都督府

    唐羁縻都督府名。龙朔元年(661)置于石汗那国艳城,故地在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中部斯科扎尔附近(一说在塔吉克斯坦迭脑附近)。隶于安西都护府。约公元七世纪末叶,因大食势力东进而废。

  • 剔地起突

    古建筑技术。石雕加工手法。类似高浮雕或半圆雕,雕刻母题突出石面较高,起伏大,层次多。宋代《营造法式》载有此称。清代称“似混雕”。

  • 两浙西路

    南宋初分两浙路为东、西两路。西路治临安府(治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西和上海市及江苏镇江、金坛、宜兴等市以东地区。元废。

  • 元德重宝

    西夏钱币。铜质,圆形方孔,汉字。铸于崇宗元德年间。元德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