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陈建

陈建

①(?—485)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鲜卑族。善骑射,迁下大夫。太武帝讨山胡白龙时,遭伏击堕马,他以身捍卫,获免。帝壮之,赐户二十。文成帝初,赐爵阜城侯,加冠军将军。出为幽州刺史,以贪暴遭杖五十。孝文帝征为尚书右仆射,力主南伐灭宋。后迁司徒、征西大将军,进爵魏郡王。②(1497—1567)明广东东莞人,字廷肇,号清澜。嘉靖举人。后选授侯官教谕,迁临江府学教授,编《周程遗书》。聘典江右、广右、云南、湖南试官。寻为山东阳信令。博学强记,熟习典故,注意朝政因革,探求国家治乱,著有《治安要义》、《古今至鉴》。又采摘邸抄实录,仿《通鉴》编年体记洪武一朝事迹,称《启运录》。后又续作永乐至正德八朝,一百二十四年之事,合为一篇,总名《皇明通纪》。后改编、增订者甚多,书商也改换书名以牟利。如署名陈建撰者,有《明通纪》、《明实记》、《明通纪辑要》、《明法传录》、《十六朝广汇记》、《皇明从信录》、《皇明通纪集要》、《皇明资治通纪》、《昭代纪要》等,多大同小异。其学世称“东莞学”。

猜你喜欢

  • 泉州府

    明洪武元年(1368)改泉州路为府,治所、辖境同泉州路。属福建省。清辖境缩小,永泰、德化二县割出置永春直隶州,澎湖列岛划属台湾府。1913年废。

  • 粤西偶记

    书名。清陆祚蕃撰。一卷。作者游历广西时,深入壮、瑶、苗等少数民族地区,广收博采撰成此书。内容包括节日歌舞、生活习俗、山川地理、物产资源、集市交易等。为研究广西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 升泰

    ?—1892清蒙古正黄旗人,卓特氏,字竹珊。初于光绪七年(1881)任伊犁参赞大臣,八年以内阁学士署乌鲁木齐都统,与俄定界。十四年代文硕为驻藏办事大臣。时英兵侵藏,战于隆吐山,藏军失利,退帕里力拒。奉

  • 录公

    录尚书事的尊称。《宋书·顺帝纪》:“录公齐王入守朝堂。”《南齐书·海陵王纪》:“宣城王辅政(为录尚书事),帝起居皆咨而后行。思食蒸鱼菜,太官令答无录公命,竟不与。”

  • 稽首

    古代跪拜礼之一。行礼人屈膝下跪,拱手于地,同时用左手按在右手上,头缓慢地下点到手前的地面上,并停留一段时间。是臣子毕恭毕敬的拜君之礼,见《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向国君请罪,更应行这种跪拜礼。

  • 喻士珍

    唐人。咸通时任巂州刺史。六年(865,一说大和五年,831),趁南诏攻巂州,掠东蛮、西林蛮(属乌蛮)人口卖与南诏为奴。是年降于南诏。十一年曾为南诏攻成都设谋。

  • 委质

    质通贽。古人相见必执贽为礼。《礼记·曲礼下》载,天子用鬯酒,诸侯用圭,卿用羔,大夫用雁,士用雉鸟,庶人用家鸭。孔颖达疏称“质”为形体,委质是屈膝下拜,委身体于地,以示臣服归顺。委质的方式与意义有多种:

  • 散毛誓厓等处军民宣慰司

    厓一作崖。元至正六年(1346)改散毛府置。治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至正末明玉珍改为散毛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明洪武七年(1374)改散毛沿边宣慰司。

  • 王铭

    ?—1393明和州(今安徽和县)人,字子敬。元末投朱元璋,选充宿卫。前后数十战,屡受创伤。后以管军百户守松江、太仓,捕斩倭寇千余人。洪武四年(1371),累官至长淮卫指挥佥事,移守温州。扩建其城,为浙

  • 逃户

    古代对因逃避赋役而流亡外地人户之统称。秦汉以来,历代均有。《魏书·食货志》:“禁网疏阔,民多逃隐。”唐高宗、武则天以后,由于均田户分田很少,赋役繁重,以致“天下户口,亡逃过半”。有的沦为佃农或雇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