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寺
官署名。元至治三年(1323)置,掌英宗皇后速哥八剌位下钱粮营缮等事务。秩正三品,置卿六员,少卿、寺丞各二员。
官署名。元至治三年(1323)置,掌英宗皇后速哥八剌位下钱粮营缮等事务。秩正三品,置卿六员,少卿、寺丞各二员。
书名。清潘钟瑞撰。二卷。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击溃江南大营,南下攻取常州、苏州。潘氏时居苏州,后出逃至上海,对苏南一带太平军战况皆耳闻目睹。是书系当时日记,将此年四月初一(1860.5.21)至八
1512—1563明章丘(今山东章丘北)人,字以公。嘉靖进士,授行人,擢御史,迁易州兵备副使。俺达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超拜右佥都御史以代。嘉靖四十年(1561)升总督蓟辽副都御史,进兵部右侍郎。
?—1223南宋绛州(治今山西新绛)人,字德夫。随父徙居随州。自幼豪伟,有胆略。开禧二年(1206),率义士抗击金将完颜董,夺其辎重。赵方荐其才,转京西钤辖,驻襄阳(今湖北襄樊)。嘉定十年(1217)
即“福建船政学堂”。
科举考试用语。隋唐时,科举考试及格被录取者称及第,因列榜有等第,故名。人称登第或擢第。宋代殿试分甲取人,文科一、二甲赐本科及第,武科状元赐武举及第。太学上舍生分数最高者,赐上舍及第。此外,礼部试和殿试
?—1133宋河间(今属河北)人,字朝美。崇宁四年(1105)登太学上舍第,授从事郎、青州教授,调沧州教授。历太学博士、国子司业等,为学官积十余年。建炎元年(1127),知东平府,被金兵围困,死守数月
十六国时人。原为天水(今属甘肃)等六郡大姓之一。西晋元康八年(298),同李特等率流民入蜀。特自称镇北大将军,初建政权,以为腹心之臣。李雄晏平五年(310),为司空。次年雄母罗氏死,雄信巫者之言,欲不
即“纳忽里”。
1775—1855清安徽泾县人,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小史。泾县古属安吴,故人多称“包安吴”。嘉庆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任江西新喻(今新余)知县,旋被劾,后卜居金陵。工诗词,擅书法,行草、隶书
相传为散宜氏女,尧娶而生丹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