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鍾)离
春秋小国。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春秋》成公十五年(前576):叔孙侨如及晋、齐、宋、卫、郑等大夫“会吴于钟离”。前518年灭于楚,旋属吴。秦置县。
春秋小国。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春秋》成公十五年(前576):叔孙侨如及晋、齐、宋、卫、郑等大夫“会吴于钟离”。前518年灭于楚,旋属吴。秦置县。
又名《神农本草经疏》。书名。明缪希雍撰。三十卷。成书于天启三年(1623)。从《神农本草经》中选出四百九十种药,以《本经》为经,《别录》为纬,采用注疏方式加以阐述。兼采后世常用之品。在“续序例”上卷中
一称历山。在今山东济南市南郊。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故名。相传舜耕稼于此,又称舜耕山。山崖多北魏及隋唐石刻佛像。有龙泉洞、观音堂等名胜古迹。
官名。北宋庆历二年(1042)始置,协助宣抚使宣抚地方。南宋初,置宣抚司,多设为副长官,亦有不置使而仅置副使者。元、明、清均置为宣抚司之职官。详“宣抚司副使”。
春秋晋邑,战国赵邑。西汉置县。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四十五里西城。《史记·赵世家》:成侯十六年(前359),“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肃侯元年(前349),“夺晋君端氏”,皆即此。
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资治通鉴》:唐光启二年(886),田令孜劫僖宗入蜀,邠宁帅朱玫遣其将王行瑜追击,杨晟诏李铤、李茂贞等“屯大唐峰以拒之”,即此。
官署名。元代置。秩正三品,掌东宫马畜,隶詹事院、储政院。大德十一年(1307)置,后罢。文宗天历二年(1329)复立。置卿、太监、少监、丞各二员。
学校名。又名山东刘公岛水师学堂。清光绪十五年(1889)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开办;次年开学。丁汝昌任总办,聘美国人马吉芬(PhiloN.McGiffin)为教习。课程有英国语言文字、史论、算学、海图、星
①指朝觐聘问之事。《周礼·秋官·掌交》:“掌邦国之通事而结其交好。”②中书通事郎、中书通事舍人、通事令史、通事舍人等官简称。③北魏吏名。太平真君五年(444)为侍中、中书监、司徒等诸辅政大臣置。孝文帝
晋安帝年号(405—418)。凡十四年。
元东平(今属山东)人,字伯善。元贞元年(1295),任旌德(今属安徽)县尹。大德四年(1300),任永丰(今属江西)县尹。倡导种植桑麻黍麦,推广先进农具。皇庆二年(1313),著《农书》。又创制木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