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
道教炼丹名词。古代方士、道士用黄金炼成“玉液”,或用铅汞等八石烧炼成黄色药金(还丹),故名。认为服之可长生不老。见晋葛洪《抱朴子·金丹篇》。
道教炼丹名词。古代方士、道士用黄金炼成“玉液”,或用铅汞等八石烧炼成黄色药金(还丹),故名。认为服之可长生不老。见晋葛洪《抱朴子·金丹篇》。
古代白蛮语音译,意为国君之妻妾。樊绰《蛮书》:“南诏有妻妾数百人,总谓之诏佐。”
书名。清徐鼎撰。九卷。系著者经历二十年,参阅文献一百五十种,结合实地调查,数易其稿,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定稿付梓。按传统认识以鸟、兽、虫、鱼、草、木为序,记述动物一百十三种,计鸟类三十八种、兽类
日旁晖气。又作背璚、背穴等。《吕氏春秋·明理》:“有倍僪。”高诱注:“日旁之危气也。在两旁反出为倍,在上反出为僪。”一说青赤气而曲者,不论在上在下,凡背日者皆名为倍;青赤气其曲如带,在日四旁者名僪。
即“黄瓜堆”。
春秋时楚国人,字子孔。楚穆王十一年(前615)任令尹,群舒叛楚,率师往伐,俘舒(今安徽庐江西南)子平与宗(今安徽舒城、庐江间)子,并围巢(今安徽桐城南)。楚庄王元年(前613),与潘崇率师伐舒蓼(今安
1484—1541明宗室。宪宗第十一子。弘治四年(1491)封汝王。十四年就藩卫辉(今属河南)。正德时,请预支十年食盐为婚费。卒谥安。
宋哲宗年号(1098—1100)。凡三年。
一称联军委员会。英法联军在广州建立的殖民统治机构。清咸丰七年十一月(1857.12)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在广东巡抚衙门内由英人巴夏礼、哈罗威(Thomas Holloway)上校和法国修莱(F. Ma
书名。清钱大昭撰。四十二卷。其中《汉书辨疑》二十二卷,《后汉书辨疑》(纪、传)十一卷,《续汉书辨疑》(八志)九卷。大昭精于《说文》,深通古训,曾谓注史与注经不同,注经以明理为宗,注史以达事为主。他不满
科举考试名目。唐代取士,分科较细。如清顾炎武《日知录》称:“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