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官司
官署名。隋唐至宋为尚书省刑部四司之一。详“都官①”。
官署名。隋唐至宋为尚书省刑部四司之一。详“都官①”。
官署名。清代直隶之铸钱局。乾隆九年(1744)置。掌理本省鼓铸事宜。设监铸官一人,以保定府同知充任。
书名。清末陈作霖撰。十卷。陈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勤于乡邦文献。此书以编年体,按年月纂辑列代史书中有关金陵史事。上述黄帝,下迄明福王。凡政权更迭、兵事、钱赋、科举等皆有记述。为金陵地方大事记。书成于
唐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从父蒋乂学习典礼制度,善属文。文宗即位,任昭应县尉、直史馆。大和二年(828),升右拾遗、史馆修撰,与沈传师等同修《宪宗实录》。书成,转右补阙。历任工部、礼部、兵部郎中,皆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掌王副车,及其驾车马匹的驯驭。
官名。南朝梁太子属官,职同公府记室。隋大业三年(607)改太子舍人置,四员。唐武德初复名太子舍人。
明代蒙古袄儿都司部领主。明人以部名称其为阿尔秃厮。正德初,因与亦不剌谋杀达延汗次子五路士台吉而遭达延汗征伐。战败,逃往青海,活动于凉州、甘州、肃州等地。旋被达延汗追杀。
即“遮弩”。
即“崇圣寺塔”。
官名。(1)军事统帅。十六国时前秦建元十六年(东晋太元八年,383),苻坚进攻东晋,征良家子二十岁以下者共三万余骑,以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作为带领青年兵之将军。都统之名自此始。南朝宋亦置,惟出征
?—429南朝宋下邳僮县(今江苏沐阳)人,字幼成。刘裕舅。晋末,从裕起兵讨桓玄,以军功累迁雍州刺史。义熙中,随裕北伐后秦,以偏师破姚弘于蓝田。入宋,以佐命功封霄城县侯,历安北、护军、镇军等将军,卒官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