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邮无恤

邮无恤

即“伯乐②”。

猜你喜欢

  • 辉县赵固刻纹铜鉴

    旧称宴乐射猎纹铜鉴。战国晚期青铜器。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赵固镇1号墓。大口,小平底,两耳垂环,口缘外折,高约13厘米,口径45.2厘米,底径约20.3厘米,厚不足1厘米。里壁用利刃精刻图像,纹细如

  • 萧坦之

    ?—499南朝齐武帝族子。为东宫直阁,除给事中、兰陵令。与萧谌见郁林王狂纵,恐祸及己,乃改附西昌侯萧鸾,密为耳目。隆昌元年(494),随萧鸾入宫杀郁林王,立新安王萧昭文(郁林王弟),旋又杀之。除黄门郎

  • 丹凤门

    唐都长安大明宫城南正门。龙朔二年(662)建。门内宫中正殿含元殿,南分京城翊善、永昌两坊,以为丹凤门街。门上有楼,下有三门道,门道均宽9米。曾改称明凤门,寻复故称。自高宗(李治)后诸帝移居大明宫,凡改

  • 祗候殿直

    ①见“祗候高品”。②官名。西夏置。内侍阶官。西夏中期惠宗时有此官职,多以党项人领其职。

  • 宣政殿

    唐长安大明宫正殿。位于含元殿正北。殿门曰宣政门。殿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40余米。东西侧宫墙外设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命妇院及史馆、弘文馆等近臣、机要官署。宣政殿为皇帝于东内举行朝中常日听政之处。凡

  • 墨家三派

    亦称“三墨”。战国时墨家的三个分支。墨翟死,墨分为三,“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韩非子·显学》)。相里氏、相夫氏(亦作伯夫氏、祖夫氏)之墨在北方,邓陵氏之墨在南方。“俱诵墨经”,

  • 嗣王府

    官署名。王府等级之一。南朝梁、陈低于皇弟、皇子府,高于藩王府。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咨议参军及掾属、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等参军,功曹史,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主簿、正参军、行参军等员。隋代置文学

  • 御仗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御仗属官,由御仗正、副都督统领,负责舆驾出入仗卫。九品。

  • 烙画法

    古代治疗马四肢病的一种特殊方法。即用特制之烙铁在皮肤上烙上不同图形以治病。不知始于何时,唐代已能根据部位和所患病症,选用各种形状烙铁进行烙治。《司牧安骥集》中有载。如治蹄漏和蹄肿痛,在垂泉穴用尖顶状烙

  • 什翼犍

    即“拓跋什翼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