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堂
①官制用语。唐代,礼部放榜后,及第进士须赴都堂谒见宰相,谓之过堂。诸进士列队于光范门,候谒宰相。宰相既集,堂吏来请名纸,诸进士随座主过中书。宰相于都堂门里叙立,主司登阶长揖,退立于门侧。诸进士叙立阶上,状元出列致词,言讫,退揖。诸进士依次自道姓名,称讫。主司长揖,率诸进士退谒舍人院,拜谒舍人,状元致词,又拜。诸进士退于廊下,候主司出,仪礼毕散。宋代则尚书、枢密院所属官员,在入局任职之日,分携所议公事,诣政事堂谒见宰相和执政,然后施行,谓之过堂。②法制用语。旧谓审讯罪犯为过堂。
①官制用语。唐代,礼部放榜后,及第进士须赴都堂谒见宰相,谓之过堂。诸进士列队于光范门,候谒宰相。宰相既集,堂吏来请名纸,诸进士随座主过中书。宰相于都堂门里叙立,主司登阶长揖,退立于门侧。诸进士叙立阶上,状元出列致词,言讫,退揖。诸进士依次自道姓名,称讫。主司长揖,率诸进士退谒舍人院,拜谒舍人,状元致词,又拜。诸进士退于廊下,候主司出,仪礼毕散。宋代则尚书、枢密院所属官员,在入局任职之日,分携所议公事,诣政事堂谒见宰相和执政,然后施行,谓之过堂。②法制用语。旧谓审讯罪犯为过堂。
清末进步团体。(1)北京蜀学会。光绪二十四年二月(1898.3)杨锐联合寓京川籍同乡在北京四川会馆创立。刘光第亦为会员。三月加入保国会。(2)成都蜀学会。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宋育仁、廖平等约集同人创建于成
书名。清汪辉祖撰。十二卷。辉祖平时读史有得,随手札记,录于简端,至嘉庆八年(1803)七十四岁时,不能亲自握管,乃令儿辈整理编写此书。仅有稿本,未见刊刻。
官署名。即太子清道率府。唐龙朔二年(662)改太子左虞候率府置,神龙元年(705)复改左虞候率府,开元初定置为左清道率府。
官名。元至元十九年(1282)置左、右藏提点,属太府监,秩从五品,员各四人。其下置大使,正六品;副使,正七品,员各二人。右藏提点掌收支金银宝钞、*只孙缎匹、水晶玛瑙玉璞诸物。左藏提点掌收支常课,和买纱
?—1352元人,号布王三。至正十一年(1351),举兵反元,于十二月攻占邓州(今属河南)、南阳,称北琐红军。后又攻占唐、嵩、汝、洛等地。次年夏,为元将答失八都鲁击败,被俘。
西汉人。武帝天汉年间,领导农民起义,活动于齐地。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囚,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声势浩大。武帝始命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军进攻;继使光禄大夫范昆等人衣绣衣持节,以虎符发兵;又颁布《沉命
又称推结。宋代司法审讯程序之一。即推勘结绝或审理结案。宋制,遇天时变异,皇帝即令各路提点刑狱,催促各州将拖延不决的刑狱及时审理结案。
官名。①掌刑狱之官。一说周代以司寇为官长。《周礼·秋官·序官》:“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刑官之属,大司寇卿一人,小司寇中大夫二人。”属官有士师、乡士、遂士、方士等。②郑成功在台
蒙元时期蒙古王室授予西藏萨迦款氏家族世俗首领之封号。据汉、藏史籍所载,领此封号者,元建国前有恰那多吉(1239—1267),元建国后,又有琐南藏卜、贡噶勒贝迥乃坚赞贝桑布(1308—1336 或134
官署名。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八月,顺帝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总天下兵马;九月,皇太子立大抚军院,专掌军机,统管内外诸王、驸马、各处总兵、统兵、行省、行院、宣慰司一切军务,从一品。次年闰七月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