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赵固刻纹铜鉴
旧称宴乐射猎纹铜鉴。战国晚期青铜器。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赵固镇1号墓。大口,小平底,两耳垂环,口缘外折,高约13厘米,口径45.2厘米,底径约20.3厘米,厚不足1厘米。里壁用利刃精刻图像,纹细如发。图中心刻建筑物一座,立柱顶皆有斗栱,屋顶版瓦成行,左有二女击编钟,右有二女敲编磐,其余图像约可辨识者,尚有炊饪、传食、射猎、网鸟、荡舟等,反映了当时贵族生活场面。系战国青铜器细工工艺中的代表作。
旧称宴乐射猎纹铜鉴。战国晚期青铜器。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赵固镇1号墓。大口,小平底,两耳垂环,口缘外折,高约13厘米,口径45.2厘米,底径约20.3厘米,厚不足1厘米。里壁用利刃精刻图像,纹细如发。图中心刻建筑物一座,立柱顶皆有斗栱,屋顶版瓦成行,左有二女击编钟,右有二女敲编磐,其余图像约可辨识者,尚有炊饪、传食、射猎、网鸟、荡舟等,反映了当时贵族生活场面。系战国青铜器细工工艺中的代表作。
官名。(1)主管营兵之官。三国吴置,分左、中、右,地位重要。三国蜀置“中典军”、“后典军”,位在护军下。(2)十六国北凉置,位在长史、司马、五官下。(3)隋唐亲王府所属亲事府、帐内府长官,员各二人,正
历(歷)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末杨守敬等编撰。清光绪四年(1878)至宣统三年(1911)间陆续刊行。自春秋、战国、嬴秦历前汉、后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至明,或一
战国时魏国人。杨朱之弟。见《韩非子·说林下》。
1881—1940云南思茅(今普洱)人,原名占东,字天民。清光绪三十年(1904)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为云南支部长,参与创办《云南》杂志。三十四年发起云南独立会。后至缅甸,主《光华日报》、《进化
即“坤帖木儿”。
古代酒名。古代按酒的清浊及味的厚薄分为五等,称五齐。《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五曰沈齐。”五齐均为有渣未经过滤之酒,大都供祭祀之用。郑玄注:“齐者,每
南宋陈旉提出的一种造肥方法。所造肥料又称“糠粪”,为一种沤肥。陈旉《农书》:“于厨栈下深阔凿一池,结甃使不渗漏,每舂米即聚砻簸谷壳,及腐稿败叶,沤渍其中,以收涤器肥水,与渗漉泔淀,沤久自然腐烂浮泛。”
清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五日(1896.10.11)孙中山在伦敦为清驻英使馆诱捕,将偷运回国杀害,经英国友人康德黎等营救和英政府干预,十七日获释。
1811—1863英国外交官。曾任牙买加、加拿大总督。清咸丰七年(1857)任英国侵华军全权专使,与法国侵华军全权专使葛罗率英法联军侵占广州。次年北上天津,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天津条约》。曾率英舰六艘
晋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字子常。博学善属文。永嘉中,避乱江东,拜佐著作郎、抚军参军。以讨苏峻功,赐爵都亭侯。累迁尚书右丞。以经学著名。后迁护军长史,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