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赤岸

赤岸

①地名。一名赤崖。在今陕西留坝县东北。三国蜀汉置赤岸库于此,以储军资。《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228),蜀汉诸葛亮使赵云分军资余绢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库,须十月为冬赐”,即此。②山名。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步山东五里,南临江。“山岸与江岸数里,土色皆赤”(《舆地纪胜》),故名。郭璞《江赋》:“鼓洪涛于赤岸”,即此。

猜你喜欢

  • 散骑郎

    官名。(1)北魏天赐三年(406)曾置,职掌不详。隋大业间又置,属谒者台,员二十,从五品,掌出使。清代为王公府属武职官员。顺治八年(1651)置,以世职领之。雍正四年(1726)定制,亲王府四人,世子

  • 永平军

    唐方镇名。(1)大历七年(772)以滑亳节度使号为永平军节度使,治滑州(治今河南滑县东),领滑、亳、德、陈四州;十一年增领宋、泗二州,十四年徙治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又增领汴、颍二州。此后辖境缩小。

  • 偏头关

    元改偏头寨置,其地东仰西伏,因名。即今山西偏关县。明初属镇西卫。成化十一年(1475)置偏头关所,与宁武、雁门合为太原三关。西近黄河,四面环山,为戍守要地。《明史·鞑靼传》:弘治十五年(1502),“

  • 焦护

    即“焦获(穫)”。

  • 李悝变法

    战国初期魏国实行的一次改革。魏文侯(前445—前396年在位)时,任用李悝为相国,主持变法。其主要内容为: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

  • 七女湖起义

    又称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为响应黄冈起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丁未年)孙中山派人到广东惠州发动起义。四月二十二日(6.2)邓子瑜和陈纯等率少数会党在惠州城外七女湖起事,击败清营管带洪兆麟。清水师

  • 徐庶

    三国时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东)人,原名福,字元直。出身寒微。少好任侠,后弃武求学。东汉初平中,客居荆州,与诸葛亮等友善。建安中,投刘备,又荐亮于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征荆州,获其母,被迫去备归操。

  • 击胡侯

    官名。汉时西域近匈奴各国常有以“击胡”、“却胡”为名之官。详见“却胡侯”。

  • 宕渠县

    西汉置。治今四川渠县东北。属巴郡。东汉建武十八年(42),蜀郡守将史歆反,宕渠杨伟等起兵以应歆,即此。东汉末以后,屡为宕渠郡治所。三国、西晋属巴西郡。南朝宋废。

  • 宋休公

    ?—前373战国时宋国国君。公元前395—前373年在位。名田,宋悼公之子。